正文

02 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深山老林,而是人群(7)

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作者:廖之坤


在证劵市场上,人为了逃避痛苦,会非理性地抛掉股票。同样,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人为了逃避丢人的痛苦,逃避被别人看不起的痛苦,以及被别人嘲笑的痛苦,也会非理性地扔掉真实的自己。虽然被别人接纳和肯定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但与之相比,被别人看不起的痛苦却更为强烈。

在这种痛苦面前,接纳所带来的快乐微不足道。一百句好话给你带来的快乐,其力度远不及一句坏话给你造成的伤害。你一千次去赞美一个人,也无法消除一句羞辱和贬损的话在他心中留下的阴影。所以,被别人看不起的痛苦,远远大于被别人接纳的快乐。为了逃避这种痛苦,人们会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努力去迎合别人,从而忽略自己内心的声音,忽略自己的情感需求,忽略自己独特的价值,丢掉最真实的自己。

你可以删节小说,不可以删节人生

人生是一长串连续不断的生命体验,这其中有快乐和幸福,也有悲伤和痛苦。所有这些或快乐或痛苦的体验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生。但人偏偏固执得要命,也愚蠢得要命,我们只愿体验幸福,不愿体验痛苦。痛苦就像空气,伴随着每一条生命,根本无法摆脱。只要你是一个正常的人,都会体验到无穷无尽的痛苦。一方面,现实生活是苦海无边,你会为房子而痛苦,为爱人而痛苦,为孩子而痛苦,为不被别人接纳而痛苦,为丢人而痛苦。另一方面,你又不愿意体验这些痛苦。怎么办呢?于是大脑便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选择性失忆。

选择性失忆,就是有选择地忘记那些痛苦的事情,记住那些幸福的事情。也就是抛弃那些痛苦、羞愧、丢人的人生体验,保留那些体面、光荣的经历。这个办法聪明倒是聪明,却会导致一个问题:这样的人生不是一个完整的版本,而是一个删节版。对于《金瓶梅》这样的小说,人们常常会删除其色情淫秽的部分。对于自己的人生,大脑常常会删除那些令人痛苦难堪的经历。但不得不提醒的是,要实现自我,我们就必须原原本本接纳全部的自己,而不是残缺的自己,被删节的自己。因为被删节的人生是逃避痛苦的人生,是虚假的人生,也是不真实的人生。

人人都有逃避痛苦的倾向,即使是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统帅千军万马的枭雄也不例外。据说张学良、李宗仁在请人写回忆录的时候,经常出现选择性失忆。他们根本记不起那些曾经让他们感到羞愧、丢人和痛苦的事情。所以,有时回忆录也不靠谱,涉及到内心痛苦的阴影,绝大多数人都有逃避的心理。这些有勇气在枪林弹雨中横冲直闯,甚至杀人如麻的人,却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人生。看来,要面对真实的自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关于选择性失忆,我有一段亲身经历。

还是在读大学的时候,每当周末,学校都会放映一些经典影片。一天,放映《魂断蓝桥》,票很紧俏。当我拿着票来到电影院时,有两位女同学主动与我打起了招呼。一位女同学说:“我很想看这部电影,可有一点害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