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2 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深山老林,而是人群(11)

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 作者:廖之坤


渴望与别人交流、渴望被别人接纳和肯定是人最自然的需求。我们每个人都通过生理、情感和社会等各个层面与周围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每个人都有与别人沟通的强烈需求。然而,嘲笑的声音却阻断了我们的心理需求,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异类,别人不愿意与我们交流,拒绝接纳我们。这位少女遭到别人的嘲笑之后,感觉孤立无援,自己把自己隔离了起来。在被隔离的狭窄空间里,她陷入了恐惧、痛苦、羞愧、丢人、孤独和自我厌恶的泥潭。她的痛苦无人能诉说,又不能对外呈现出来,所以,她只能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装上一个假胸,努力去迎合别人、取悦别人。一方面是极度的痛苦,一方面是刻意的伪装。这两股力量撕扯着她,分裂着她,终于使她不堪重负,患上了抑郁症。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位少女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把自己的内心呈现了出来,最终走出了自我封闭的牢笼,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获得了拯救。

关于呈现内心的讨论,将在后面详细讲述。

不过,在这里,从这位少女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真实的自己会在别人的嘲笑声中慢慢消失。唯有勇敢地呈现内心,走出自我封闭的牢笼,人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怕丢人,结果丢了自己

活给别人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怕丢人。

他们不敢把真实的自我呈现出来,怕别人瞧不起他们。他们不敢把自己特有的价值表现出来,怕被别人嘲笑。他们不敢听从心的渴望,不敢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天赋去生活,害怕别人说他们是异类。他们沦陷在自我封闭的牢笼里,厌恶自己、讨厌自己、不接纳自己。

列夫·托尔斯泰有一篇寓言——一只鹿到小河边来饮水,他低头看到了河水中自己的倒影。鹿对自己两只又大又粗、枝杈美丽的鹿角非常满意,可他看了看自己的四条腿,说:“只是我的腿不太漂亮,又细又弱。”

突然,一只狮子不知从什么地方蹿了出来,朝鹿扑了过去。鹿撒腿就往一大片空地跑了过去,狮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他刚一拐进林子,头就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追上来逮住了他。

弥留之际,鹿说:“我是个地道的傻瓜! 我认为丑陋软弱的,救了我,而我引以为自豪的,却断送了我的性命。”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应该完整地接纳全部的自己,而不是删节的自己。很多时候,人的才华和潜能都隐藏在自己的伤疤里。如果你因为怕丢人,讨厌自己的伤疤,试图抛弃自己的伤疤,那么,你也就抛弃了自己的才华和潜能,抛弃了真实的自己。九寨沟美丽吧,那只不过是地震留下的伤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