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电子时代的民俗(2)

观念的艺术与技术的艺术 作者:蒋原伦


电子民俗的重要功能就是一方面为人际交往提供巨大的参与平台,另一方面免去了参与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的不便、尴尬和可能产生的沉闷状态。在电子民俗中,亲缘关系不起太大作用,或者说电子民俗的长处正是免除了亲缘关系的束缚,使得参与者有广泛的自由度。由此,某些民俗特别容易在网络上流行,这里仅以电子拜年和网络算命为例,稍作阐释,揭示其流行的某些原因,并解析其发挥的社会或心理方面的功能。

电子贺卡——拓展拜年空间并去中心化

在电子民俗中最普遍的是网上拜年,拜年过程是制作电子贺卡或下载现成的电子贺卡,既简便,又创意迭出。电子贺卡的丰富性、多样性、特殊的视觉效果就不在本文讨论了,总之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可以变幻出无数意料之中和难以预料的图像并伴有特殊的音响效果。

电子贺卡拜年,有百利而无一害,既联络了感情,保全了礼节,又简化了烦琐的仪程。另外,除了环保,节约纸张和成本等益处外,最主要的是它将拜年的空间顿然拓展了许多,既可以用于亲人和知交,也能用于一般的朋友、同事之间,既可用于公务的礼节性往来,也可用于商务的相互沟通性往来。平时比较疏远的甚至陌生的朋友亦可以此为沟通。特别是面对较陌生的人,它可免去许多寒暄和尴尬,同时你可以将许多吉利话积攒在一起,不必现场立即作出反应和对答。应该说正是以上种种便利,促使了电子贺卡的流行。

网上拜年的奇特或不同寻常之处还在于你可以不断重复,不仅是大年初一拜年,初二、初三一直到正月十五都可延续,当然亦可提前,年三十、小年等等,甚至提前半个月。只要你发出的电子贺卡的内容不重复,整个电子拜年的过程可以延续很长的时段,当然电子贺卡不断翻出的新花样和视觉图像也使得这一过程可以在增设的新的情景中得到延续。在传统的拜年过程中,重复拜年是无法想象的,除非得了健忘症。但是网上拜年不影响你别的拜年方式。当面的、电话的、手机的可以并行,它们既是正式的,又是非正式的。如果你向某君拜年,只发一张电子贺卡,可以认为你是拜年了,但是如果你又当面拜年或电话拜年,电子贺卡的地位就似乎降低了,就不怎么正式和郑重了,也就是说电子贺卡在拜年过程中地位是待定的,如果因为和某人亲近,前前后后一连发了10张电子贺卡,很难认为哪张贺卡是最正式的,可以说它们每一张都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这应了叶芝的一句诗“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

手机拜年和电子贺卡在这方面发挥的功能基本相同,但它是比电子贺卡更加普及的另一种电子拜年方式。手机拜年在使得该活动去中心化的同时,又大大扩展了其空间,更加自由多样,因此,手机拜年比电子贺卡更加频繁,更受欢迎。除了方便和及时,拜年讲究口彩,手机拜年能比较好地体现这一特点,即能汇集最讨巧最吉利的话语并加以剪裁和组织,既表达了节庆的祝贺,还有语言游戏的快乐。总之,和电子贺卡一样,手机拜年不仅免除了许多面对面交流可能会产生的困扰,而且也简化和多样化了拜年的方式。

网络算命——心理治疗和娱乐并存

这是最有心理治疗和娱乐意味的现代民俗,换一个谐谑一点的说法,可以称之为网络预测学。传统民俗中的占卦和算命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内容,在古代,占卜往往是国之大事,如登基、出征、狩猎、收成等等。占卜由国之大事转为个人前程的预测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然这里需要重要的媒介——算命先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