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爱是情感联结的产物(3)

爱的方法 作者:(美)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有些人会将发生在我们之间的这种共鸣称为“融洽”。然而, 我对积极性共鸣背后隐藏的科学了解得越多,就越感到“融洽”这一描述实际是一种误导。“融洽”听上去不过是某种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状态;其存在与否,对你的健康没有丝毫影响。不过,考虑到积极性共鸣在人类生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是人类生活品质提升的保证。因此,我才会把这些微小的情感联结称为爱,视其为人类至高无上的情感。它们是现代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摄取不足的基本养分。

那么,微笑代表什么?一直以来,微笑被认为揭示了微笑者的内心状态。实际上,当你把微笑看作某种面部表情的时候,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认同了上述观点,认为特定的面部活动无一例外地表露了人类个体不为人所知的情感。与此相对的观点则将关注点转移到微笑的接收者身上,认为一个人微笑不是因为它表露了微笑者的积极情绪,而是因为它能激发微笑接收者的积极情绪。最近,科学家对这个另类观点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认为微笑能帮助我们下意识地理解—或是本能地感受到—一个人微笑的真实意图。我认为,可以将这一论题的关注范围加以扩大,不仅仅是着眼于微笑者或微笑接收者,更要将双方之间建立起的那种联结涵盖在内。发自内心的诚挚微笑能够激发两个人之间有力的情感共鸣,这样的状态兼具爱的三大特性:当下共享的某种积极情绪,行动与生物化学反应的同步,以及相互关切。简而言之,微笑可能产生爱,激发积极性共鸣。

爱需要联结,也就是说当你独处时,想起那些所爱的人,回忆过去曾有的爱的时光,渴望获得更多的爱,甚至是进行慈爱冥想练习或书写一封字里行间溢满情感的情书,你都没能进入体验真爱的时刻。确实,你在独处时体会到的这些强烈情感至关重要,对于你的健康和幸福而言也必不可少;然而,它们未与他人共享,因此缺乏关键的、无可辩驳的共鸣实体部分。实体的存在,是爱和积极性共鸣的密钥。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你总是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去与他人建立起这种真正的联结。而且,当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与繁重的工作,迫使人们不得不每天都匆忙度过,这与情感联结所需的条件背道而驰。每天都要完成更多事情的目标让人备感紧迫,于是人人都为了维持生活而身兼数职。你随时都在思考下一步的行动:永无穷尽的“待办事项”中的下一项是什么?你需要从谁那里得到什么? 你越来越多地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博留言和其他各种不需要讲话的方式与他人“交谈”,见面的方式更是被抛诸脑后。然而, 所有这些都无法满足身体对于联结的渴求。爱,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也需要你放慢脚步。

我的小儿子是一个乖孩子,所以我和丈夫可以在孩子醒着的时候就把他放在婴儿床上,让他自己安然入睡。我们的大儿子则完全不同,我们必须把他抱在怀里,哄他睡觉,而且必须是边走边哄。如果坐在摇椅里抱着哄他,大儿子就不肯睡觉。在大儿子出生后至少一年的时间里,我和丈夫必须抱着他,在小小的育儿室里走来走去,每次都要花上半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才能让他乖乖入睡。小家伙把我们夫妻两人训练得相当有经验:我们知道必须要在小家伙睡熟之后才可以把他放在婴儿床上;否则,我们就得再次抱起他,在育儿室里踱步走很长时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