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命的百孔千疮,是残忍的慈悲(1)

人生有多残酷,你就该有多坚强 作者:程程


我伟大的造化之主,你为什么不能只给我欢乐,免却我一切忧苦?

好久不曾读词了,爱过它很久,也厌倦过它很久,最后复归于不再留意。爱读词时因为它能表情达意;厌倦时是因为词中总是有一种小情调;不再留意时是因为词虽然满是小情调,道的也是人生常情。虽然不必刻意拒之,但多年也不曾再读。平素总听说辛弃疾的词极好,却总也不愿去钩沉,这日不经意重见了他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大觉惊艳:寥寥数语道尽人生百味,他竟把愁苦写出了极致的境界!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果苦难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那么,造物主定然不会给予我们那么多的苦难。如果孙悟空未曾经历过五百年被压五行山下和九九八十一难,恐怕也很难脱却肉身的欲望枷锁,在紧箍咒里永劫不复。唯一可惜的是,只有少数人在苦难与艰辛中得到了成长与升华,而更多的人却堕向了报复、抱怨、愤恨与沉沦。

因有了牵念不断的恩仇爱恨,才有了无限的欢笑悲忧。如果没有牵绊挂碍,又何来荣辱喜哀的执念之苦?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才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原来的我,心里有满满的恐惧,放不下过去,又担忧未来,不知道心只活在过去已去、未来没来的当下;忽略了过去不可能重来,未来永远只会在变成过去的当下中流逝。所以很多时候,过去成了我的愧怍或向往,未来又成了我的向往或焦虑,而当下——这恰恰是某一过去的未来,这一事实却被选择性地遗忘了,生命本身最珍贵的拥有,也被这样毫不留神地忽略了。

昔时的我常常想,生命是一种多么可怜的存在啊!短短的一辈子,要承载的却是你我都不堪忍受的却又无处不在的苦!无怪佛说,苦才是人生。我心中盛的是满满的忧伤,所以曾喜欢忧伤的词、伤感的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不是大家同气相求,诗与歌又焉有存在的可能?寻愁觅恨的林妹妹又怎么有被广大女性喜欢的可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