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陶渊明乞食

迷死人的故事 作者:郑培凯


陶渊明有一首《乞食》诗,开头便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家无余粮,饿得没办法了,只好出门借贷,也就是乞食了。穷困到乞食的地步,实在感到惭愧,不知向何人去借,走在路上不禁惶然。到了朋友家,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好在主人善体人意,赐赠的正符合心中的预期。穷到乞食,实在是无路可走了。陶渊明真的穷到这地步吗?校笺《陶渊明集》的龚斌列了古人的三种说法:一是乞食为渊明贫困的真实写照;二是渊明以乞食作为寄托,不是真的乞食;三是玩世不恭的游戏之作。

先来说说玩世不恭。陶渊明是玩世不恭的人吗?写一首乞食诗做游戏?这首诗像是玩世不恭的语气吗?有人玩这种乞食游戏吗?再来看看以乞食为寄托。是寄托什么?寄托故国?寄托前朝?寄托自己不像韩信那样遇到漂母?有这样写寄托的吗?

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中有《书渊明乞食诗后》,说:“渊明得一食,至欲以冥谢主人,此大类丐者口颊也,哀哉哀哉。”东坡屡次遭贬,曾经穷困过,虽不至于乞食,却能体会渊明的困境,心有戚戚。他觉得这首诗是直书其境,令人唏嘘的。

渊明还有一首《有会而作》,序是这么说的:“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裁(才)通。旬日已来,始念饥乏。”写青黄不接,家无余粮,遇上了荒年,收获没了指望,勉强度日,眼看就饿饭了。渊明的“有会”,就是有饿饭的体会,为免饿死,只好伸手求助,向人乞食。

渊明还有《咏贫士七首》,也是写饿饭的体会,并举古代贤士安贫乐道为例,作为自己“君子固穷”的效法榜样。其中说,“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写的就是没饭吃,穷得开不了火。看起来,乞食不是假的,不是在那里做姿态,不是寄托,更不是游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