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康有为谈古迹保护

迷死人的故事 作者:郑培凯


康有为在戊戍变法失败之后,流亡海外,亲身游历了世界列强所建设的现代文明,对中国的落后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虽然他自始至终都是个保皇党,甚至到了张勋复辟时还去插一脚,长期以来被人“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是,他游历各国时的观察与体会,却有不少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从“垃圾堆”里捡回来,再重新审视。

他在一九〇四年五月间到意大利,先后去了那不勒斯(拿波里)、罗马、佛罗伦萨(翡冷翠)、威尼斯、米兰,对意大利的历史文化有了感性立体的认识。最让他震惊的是,意大利居然有那么多古教堂,那么多古罗马的遗存,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仍旧岿然屹立,为当今的意大利人作历史的见证。他在《意大利游记》中写道:“其古工之朴厚坚致以遗后人,而后人之能敬英雄保存古物,二者交美,皆令中国人深愧者也。”

康有为的感慨是深切的。因为大多数的中国人总是自诩为文明古国之裔,总是自夸历史文化悠久,但是,与古罗马同时代的汉朝遗迹到哪里去了?秦时明月汉时关,就算看不到秦时的明月,至少还有个月亮,汉时关呢?汉家陵阙怎么毁圮殆尽了呢?怎么只剩下西风残照了呢?看看人家罗马:“颓垣断础二千年,衢道相望自岿然。最异频经兵燹乱,保存古物至今传。”

康有为认为,这里牵扯了一个中国人对古迹的态度问题,而且与大多数人唯利是图、只管当前利益的心态有关,实在不是文明古国应有的现象,思之令人痛心:“趋时风或好言适用者,则扫除一切,此所以中国之古物荡然也。”他还举了广东为例:“吾粤巨富,若潘、卢、伍、叶者,其居宅园林,皆极精丽,几冠中国,吾少时皆尝游之。即若近者,十八铺伍紫垣宅,一门一窗一栏一楯木,皆别花式,无有同者。而前年伍家不振,忽改为巷,遂使全粤巨宅,无一存者。”

这是一个世纪前的现象,目前情况是否好一些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