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防疫联合办事处试验所

抗战防疫进行时国联防疫分团在广西(1938-1940) 作者:钟文典/主编


为了及时开展防疫工作,就地提供必要的防疫药物和设备,国联防疫委员会第三防疫团进驻广西以后,即于1938年与我国内政部卫生署华南区防疫专员在南宁组成联合办事处,并于办事处之下设立试验所,从事人、畜各种疫病防治药物的试验和生产工作。

联合办事处试验所设在广西家畜保育所大楼的左侧,场地宽广,环境极佳,可供使用的房舍也都符合要求,是联合研制人畜防病、治病疫苗的理想之地。

因为是广西家畜保育所和国联防疫团联合组成的试验所,所以机构的负责人也由双方派员组成,他们是:保育所主任吴君瑞,保育所副主任寿标,医师李士刚;保育所技正兼制药股股长居伯斯泰(Dr. Gupperstain),莱格烈博士和邬碧婷博士(居伯女,Dr. Auburtin),中国和外国专家各三人。

细菌室是联合办事处试验所的主要科室,共有14人,除罗马尼亚籍的犹太兽医专家居伯斯泰外,还有邬碧婷是外籍医生,其他都是中国医生和职员。据拉斯内在《十月之行的小结》中介绍,实验室是在莱格烈博士的悉心打理下,同时得到南宁医学院的帮助,用短短几周时间建立起来的。它的任务是确保进行细菌观察的实验,在广西进行流行疫病的调查研究,开展对天花、伤寒、霍乱等疫病所需疫苗的培养。实验室分两个部分,一个是细菌部,由莱格烈博士亲自负责,不久转由李士刚博士接管。另一个是疟疾和寄生虫部,由原为国际联盟卫生部中国疟疾荣誉通讯委员、时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卫生设施实验处寄生虫学系主任的姚永政医师负责。

细菌室既研制各种人用的疫苗,如霍乱、斑疹、伤寒、天花、疟疾等,也研制畜禽防病使用的疫苗,并进行认真地检验,然后批量生产,发往各地使用。

如制造霍乱疫苗,先是接种霍乱弧菌于肉浸膏琼脂扁瓶培养基中。然后在玻璃房内采取肉浸膏琼脂扁瓶培养基,置于室温37℃,经过20小时培养后取得霍乱弧菌。再把霍乱弧菌洗成菌液后,加入福尔马林防腐剂,经过24小时的培养,然后用显微镜检测此种将作疫苗之菌液是否纯净,并测算其氢游(离)子的浓度。一切检验合格,即装封安瓿,最后把疫苗装箱,运往卫生事务所,转发各县卫生防疫部门使用。

斑疹伤寒疫苗的研制,也是试验所的重点项目。先是把含有病毒的脑髓研碎,然后注射入天竺鼠或洋鼠体内。再把含有病毒的伤寒疫苗放入真空器内,使之干燥,并用蛋黄将其保护起来。斑疹伤寒疫苗研成片剂以后,放入加有碳酸气冰块的保温瓶内,以利于往外运输使用。这种片剂,每片可以接种给20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