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忠发当上总书记(3)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作者:叶永烈


[1] 罗西北曾为全国政协委员,笔者于1991年7月2日在北京采访了他。且认为在最短期内,于本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之前,必须切实执行这一决议案必要的具体步骤。”

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政治局,作了这样的检讨:

中央政治局认为自己过去的工作,正是一面与机会主义余毒奋斗,一面即尽自己的力量指正党内各地所表现出来的盲动主义。这种盲动主义的倾向,不但表现于无产阶级的工商业中心玩弄暴动,而且反映着小资产阶级式的农民原始暴动的情绪,如杀烧主义,忽视城市工人阶级的倾向,等等。[1]

就在发布“通告”的当天,瞿秋白从上海消失了。他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远途,前往苏联参加中共“六大”的筹备工作。

周恩来和邓颖超,则是5月1日一起离沪赴莫斯科的。

此后,在5月上旬、中旬,中共中央许多负责人纷纷经沪前往苏联。

5月9日,中共中央在国内指定李维汉、任弼时、罗登贤三人临时主持留守工作。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六大”在国外召开,是特殊的例外:“一大”“二大”“四大”在上海召开,“三大”在广州召开,“五大”在武汉召开。“六大”改在莫斯科召开,是由于国内一片白色恐怖。弄得不好,会在开全国代表大会时被一网打尽,所以不得不在当时的“红色堡垒”苏联召开。一百多名中共代表陆续来到苏联。

中共“六大”自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郊区兹维尼果德镇银光别墅(原先的一座贵族庄园)开了差不多一个月。由于制止了“左”倾盲动主义,这时的中共党员增至4万多人。

大会之前,6月12日,斯大林接见了中共主要负责人。斯大林的谈话,为中共“六大”定下了基调,即批判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一年前的中共“五大”,则是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

陈独秀和瞿秋白都是知识分子,一个右,一个“左”,被视为知识分子的“动摇性”。共产国际再一次强调,必须由工人成分的人物担当中共领袖。最终共产国际选中了向忠发——除了向忠发是位老工人之外,还由于他率领中国工农代表团以来,跟共产国际,跟斯大林、布哈林有了密切的接触。向忠发当选

[1] 《布尔什维克》第1卷,第24期。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