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买还是不买,写给“剁手党”的3个方法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2:写给孤独长大的你 作者:金兰都


简直是太漂亮的衬衣了。

真的好难过,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

这么漂亮的衬衣。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小时候,我非常想拥有一台模型赛车——拼装8字形赛道,在那上面放上小的模型车之后,一按遥控就唰的一下在赛道上旋转的玩具装置。我真是太想要了。

在朋友家第一次见到那种玩具装置时,就觉得真是棒极了!因为太想要了,所以我磨了妈妈几个月,不过妈妈到最后还是没有给我买,因为那个玩具太贵了。

在美留学时,我们生下第一个孩子之后,我在玩具店恰巧看到了那套赛车装置。那时我和妻子的生活也并不宽裕,我对妻子说:

“那套赛车装置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素质培养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呢……”说了一大堆的理由,好不容易说服了妻子,买下了那套赛车装置。

给还没有满周岁的孩子买什么模型赛车啊?其实我不过是为了消除自己小时候没能拥有这套玩具的遗憾而已,可能妻子也看透了我的心思吧,只是故意没有揭穿。

回到家后,我努力装上了赛道,然后试着操控。看着跑得畅快的小赛车,我就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觉得无比满足。当把赛车拆开装回箱子后,心想,以后也要经常拿出来玩一下,等孩子长大了,就留给他玩。然而,很遗憾,那却是我最后一次玩那个玩具,之后我再也没有想起要把那套赛车拿出来,最后,它成了一个搬家时的累赘。后来我也没有把它留给儿子,到最后回国时,就把它扔掉了。

消费,成了我们的宗教

我们想要的东西简直太多了,去百货商场时,那琳琅满目的商品,都好像在哀求我们把它们带回家。很多人都用指尖摩挲着信用卡,犹豫着“买还是不买”,直到今天,依然在“消费的圣战”中挣扎。

奇怪的是,当时觉得没有它不行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变成了一个几乎用不到的东西。每次搬家,扔掉一大包东西后,我都会犯嘀咕:“真不知道我当时为什么会那么喜欢这东西?”

有时,我们所贪恋的那些东西,就好像我的玩具赛车一样,曾经是很想要的东西,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变得不再起眼了。小时候,如果没人给我们买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也没办法。

固然会感到绝望,但也不是没有好处——父母和长辈们会在判断那个东西是否是必需品之后,再决定要不要买,从而对我们进行管制。然而,当我们成年,能够自己赚钱之后,花钱也变得很自由,只要是我们自己想买的东西,即便是分期付款也要买。这就成了一把双刃剑。

身边没了管制我们花钱的人,那么自己就要对自己进行管制。在成为成人之后,我们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难题之一就是消费。

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会点燃我们消费欲望的美妙产品有很多。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国吸引眼球的品牌都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生活在“劝诱消费的社会”,就算你不想知道,也没法不知道消费的味道。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消费成为了我们的宗教。崇尚物神,敬佩品牌,朝圣购物中心,吟诵消费的祈文。

位于LAND MARK(香港大型购物中心)的阿玛尼,

使父的皮鞋变得圣洁使父的普拉达光临,

让父的消费如同置身巴黎的感觉,

在CENTRAL(香港大型购物中心)里也能实现。

今天请赐予我们丈夫的信用卡,

请您宽恕我们在银行见底的余额,

就像我们原谅掠走我们手续费的人一样。

使我们不要沉浸在三越百货商店,

救我们于永安旅行社(香港最大的旅行社)之中。

愿我们的父永远拥有香奈儿、古奇和范思哲及DG。

阿门……

在收银台前,我们都是说谎的人

作为消费行为学的研究学者,我认为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的诸多问题都因消费而起。比如:较之以往,年轻人的经济条件好像变得更好了,但是又似乎变得更吃力了,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最近的年轻人太早地了解了“消费的味道”。

过去的年轻人不懂得消费是什么,并不是因为他们更节俭,更朴素,而是因为全民消费水平本来就低,再加上那个时代没有优质商品和知名品牌,所以他们无法体会消费的乐趣。那种情况下,相比物质,人们首先考虑的是意义。这就是为何过去的人们即便生活在比现在更艰难的时期,却反而似乎生活得更充裕,痛苦也更少的原因。因为大家都不懂得什么是消费。

而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就通过电视电影生动地体会到了消费生活。电视中的人物就像理所当然的一样,住豪宅,开豪车,有着漂亮的包包,穿着漂亮的衣鞋,看完后,年轻人自然也想要尽快拥有那些东西。然而,现实生活却是艰难的、残酷的,一切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于是,我们焦虑、饥渴,感觉边缘化,这就成了年轻人痛苦的一个根源。

现在社会中的环境污染、抢劫犯罪、道德滑坡等问题,实际上与消费主义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如果我们的消费态度能有一点点的改变,我们的社会,我们自己,就能发生很多改变。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又是为何在消费呢?为什么想要拥有那个东西?是因为品牌?还是因为流行?抑或是因为在乎某些人?虽然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我需要啊,但实际上,你只是不喜欢落后,或者只是因为喜欢感受购买新东西的乐趣,又或者只是为了希望让别人用不同的眼光看自己。在收银台前,我们都是说谎的人。

3个办法,避免购物时成为“剁手党”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在消费的丛林里生存下来呢?当然,我并不是主张大家都成为彻底的禁欲主义者,我也喜欢好的东西,那会让人心情变好,生活也会变得很便利。

虽然人们经常说“幸福和消费没有关系”,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提高收入和消费水平,会增加幸福感。放眼全国,也确实如此。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仅限于在一定标准之内。研究表明,当月薪在400万韩元(据当下汇率,折合人民币约2.2万)以下

时,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然而当超过这个数字时,便不再有那么紧密的关系了,而且,发达国家的公民并不比穷困国家的公民的幸福指数高。这就是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s paradox)。

伊斯特林悖论所意味的事实是,我们所有人从某个水准开始,就不会再变得更幸福,但我们还会想要更好的东西,于是自己折磨自己。从某个瞬间开始,消费不再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幸福的工具,而成为了一种目的。

许多人在和别人的竞争中不甘落后,从而买了很多流行的新品。甚至为了摆脱忧郁的心情,游荡各大购物中心。勉强地购买来的那些名牌,结果只是充当了不使别人无视自己的盔甲,只是充当了炫耀自己品位阶层的勋章,只是充当了植下“自己很了不起”的幻想的面具而已。

当然,也有人只是因为享受购物行为本身,所以冲动消费,或者只是因为觉得有趣,便敞开了自己的钱包。这属于中毒型消费,这种消费不仅不会让我们感到幸福,反而会让我们觉得疲惫。

这种消费行为,就像饮海水一样,只会越喝越渴,最后陷入到消费主义的泥潭之中,并沦为越购物越不幸福的悖论消费。

如果问我成年人最需要接受什么教育,我会回答是“消费”,而不是理财。因为在这个时代,想要正确地生活,就必须正确地消费。

成年之后,最好的一点就是不用再仰赖别人的钱财,也无需再看别人的眼色就可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消费是能够区分我们是否真正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最确定的标志,另一个层面,在努力成为幸福的成年人的过程中,消费也是我们需要跨越的最切实的障碍。正如前面所说,因为干涉的人少了,所以要管制我们的消费欲望也变得困难了。

常言道,“无欲则刚”。无欲无求的人之所以可怕,正是因为他们可以堂堂正正地面对一切,可以不怀私心地感受最本质的快乐。

在成年人中,最普遍最强烈的欲望就是消费欲望。所以,只要减少一点点消费的欲望,就可以活得更庄严,在人生面前,可以不卑微不怯懦,堂堂正正生活。将买东西的钱节省一点,就会有时间和节余来给自己投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去省察和探寻“究竟什么能使自己真正感到幸福”。

“这个我要了。”在潇洒地说出这句话之前,请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个东西自己真的很需要吗?

这个东西的价钱合理吗?

一个月后,我还会像现在一样对这件东西如此渴求吗?

如果这三个问题中有一个你不能自信地回答“是”,那么就果断回头吧。

在消费的中庸之道里,有着成长和幸福的答案,你会怎么买?又会怎么生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