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仙风道骨:神仙的特征和品位

仙与道:神仙信仰与道家修养 作者:干春松


圣经说,上帝按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其实,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一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那句名言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中国的神仙信仰就是古代中国人对永劫不复的死亡的最坚决的反抗,它反映了一些中国人对于自由乐土和生命永存的执着,体现了他们对于理想的、有价值的生活样式的理解。

 

一 神仙的形象

 

神仙的思想是从长生不死的观念形成的。但是相信肉体可以成仙,并以一种享乐主义的态度来实现超越的境界,实在是中国式的实用理性的产物。由于人神同构的神话思维所带来的人与神之间界限的模糊性,中国人自始至终并不认为神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儒家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佛教断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早期的神仙方术和道教那里则是确信神仙可学,任何人只要得到金丹仙药或是仙人指点,便可成仙,享受无尽之快乐。因此,为了吸引信徒,方士和后来的道士不断地根据时代的要求创造出各类神仙形象,成为神仙追随者的榜样。

关于神仙的传说,由来甚久,早在战国时期和秦汉早期,不仅漱正阳、含朝露、保神明、入精气等吐纳导引之术为世人所习慕;彭祖之长寿、三神山之仙阙为世人所钦羡;而且载魂魄而登云霞、掩浮云而上升的成仙,也已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当时有关神仙的传说最具代表性的是关于三神山和黄帝封禅泰山而成仙的故事。据《史记·封禅书》中记载:自从战国时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公(约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起就派人入海寻找三座神山,也就是蓬莱、方丈、瀛洲。据说,这三座神山在渤海之中,看上去离人不远,问题是当人们刚刚要接近它们时,船总是被一阵莫明其妙的风吹走。但是曾经有幸运者到过那儿,山上住着各路神仙和各种吃了能让人不死的仙药。山上的所有东西,诸如动物、植物都是白色的,山上的宫殿都是用黄金白银建成。没到的时候云气氤氲,及到了附近,三座神山反而落在水下,再往前三座神山则消失得了无踪影。这使得那些派人寻访的人间君主们十分不甘心。因此秦始皇先后派徐福、卢生、韩终、侯生、石生等人入海寻找三座神山和传说中在海上活动的仙人羡门、高誓等。

秦始皇的失败并没有让后来者停止对于神仙生活的追求,相反神仙方士的队伍不断地壮大。由于汉武帝的迷恋,燕、齐等地的方士有一万人左右,他们进行炼丹、祭祀、沟通鬼神、入海求神、采药等一系列活动,一心一意地希望像他们的代表李少翁、公孙卿、栾大那样被皇上宠信。由于三神仙和大多数的神仙方士都在当时的齐国即今胶东,因此很多人认为神仙信仰就起源于山东半岛的滨海地区,并将之与在那里经常出现的海市蜃楼联系起来,这当然是极富想象力的。

战国时期的许多神仙故事都是假托黄帝而来。黄帝被称为华夏始祖,但是早期关于他的传说,按司马迁的说法是“不雅训”的,就是说不怎么说得出口。因为当时流行的做法是把不论好的坏的什么都安到黄帝的头上,神仙方士则把黄帝说成是热心于房中合气、铸鼎炼玉等神仙方术的帝王。当然这是要为当时的帝王树立榜样。但对帝王们吸引力最大的则是关于黄帝封禅泰山而成仙的传闻。这种传闻与当时盛行的上泰山祭天地的风尚有关。反正秦始皇、汉武帝都希望借封禅遇见神仙,永享荣华。

虽然滨海地区的神仙方士比较集中,但是神仙信仰在战国时期已经为中国人所熟悉了解。如生活在内地小国韩国的都城韩城(今陕西韩城)的韩非在他的著作《说林》和《外储》中就有“不死之药”和“不死之道”的说法。其中的一个故事说,有人向诸侯献上了一帖不死之药,结果却让身边的大臣抢先给吃了,诸侯很生气,要杀抢药吃的人,结果那个人说,我吃的是不死的药,所以杀我也不会死,如果我死了,只能说明这药是假的。这位抢药者也是求药心切,如果那位诸侯真的拿他开刀,作为试验品,虽然是揭穿了不死药的秘密,可也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然韩非是将之看作荒诞不经之事,并作为他提出矛盾思想的素材。但至少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有这种说法。在巫风很盛的楚国(今湖北、河南、安徽等地)神仙信仰也很盛。《战国策·楚策》也有关于有人向荆王献不死之药的记载。由楚文化中孕育出来的道家思想与神仙的关系前面已作过专门的介绍。作为楚国神仙信仰发展的最好证据则是大诗人屈原想象无限的诗篇。如《涉江》之“登昆仑兮食玉英,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远游》之“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余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贵真人之修德兮,美往世之登仙。即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奇传说之托辰星兮,羡韩终之得一。形穆穆以浸远兮,离群人而远遁”,完全是一幅生动的神仙游乐图,里面所提到的赤松、韩终、王乔、轩辕都是当时仙中至尊,而“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粗秽除”(《远游》),则就是当时流行的食气等成仙方术的描述。所以在葛洪的《枕中书》中,屈原就被列入仙班,“为海伯,统领八海”,让他当个水官,这大概是与屈原投水自沉有关。

总之在我国最早的神仙传记《列仙传》中所列举的神仙中就包括了齐、晋、梁、洛、楚、越、巴蜀等地的神仙,因此可以认为几乎早期中国的各个文化圈都存在着神仙信仰。

关于神仙的起源,闻一多的说法也十分吸引人。闻先生认为神仙说主要来源于羌族的火葬风俗,火葬死者谓之“登遐”,又作“升霞”,意思是肉体火化时死者的灵魂随着火势上升于天。羌族人认为灵魂乘火上天可以使灵魂不灭,进而引发神仙观念。闻先生列举了《列仙传》所记载的一批早期仙人,如赤松子、宁封子、陶安公,乃至较后的啸父、师门等都是以“作火法”“积火自烧”的方法火化成仙的。《列仙传》说赤松子“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随风雨而上下”,可见神仙信仰与火化死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闻先生还揭示了神仙信仰和古代山岳信仰之间的关系。“仙”本写作“僊”,《说文》说:“”,升高也。在古代“僊”即“”,而“僊”字本为动词,在先秦典籍中都是用来表达升高的意思,动词名词化,因而火化升天的人也称之为“僊”,中国古代西部地区的人一直相信天就在昆仑山上,于是升天就是升山,这样“僊”字有了它的别体字“仙”。而神仙方士自始至终都对人保证,人能升天就能与神一样,既长生不老又无所不能,无所不具,享受一切可能想像得到的快乐。所以所谓的神仙就是那些像神那样生活的人,神仙的立足点在人,而不在神。神仙过的是人的生活,因此他们想要许多的女人,许多的金银,甚至美酒,而这些直至今天还几乎是一个人享受生活的全部内容。

西部地区的这种神仙观念,随着姜太公助周灭商,功成而封到齐国,而由陕西传入山东沿海地区,并日渐与后来的阴阳家合流形成了专门从事各类有关神仙业务的方仙道。

最初的神仙形象显然没有从原始神话中完全解放出来,所以仙人还是一些与常人完全不同的异类。王充说:“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则年增矣,千岁不死,此虚图也。”(《论衡·无形》)这说明在汉前期以前的神仙,都是一些身上长着羽毛的飞仙,而且一个人在成仙以后,身体形状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手臂变为翅膀。

在《庄子》笔下,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在《山海经》中,西王母虽具有人形,但“豹尾虎齿,而善啸,披发戴胜。”(《大荒西经》)而且“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墟北。”(《海内北经》)想象着一位披散着头发、长着豹子的尾巴和老虎那样的牙齿的神仙,真是令人恐怖。

早期的神仙大多远离人的现实生活,他们大多为闲游于奇山异水之中的半神半兽的神人。这时期有代表性的神仙有黄帝、九天玄女、西王母、东王公、赤松子、彭祖、王子乔、广成子、火神祝融、雷公雨师,乃至天地水三官等,大都是华夏民族的祖先神、古代的巫师、帝王和自然神。显然这个时期的神仙还没有完全摆脱部落崇拜和敬天崇祖的原始崇拜的痕迹。

秦汉以后,随着神仙信仰的发展,神仙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虽然神仙总是有一些与常人不同的明显标记,如葛洪总结神仙经典中的老子形象说:

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阳,身长九尺,黄色,鸟喙,隆鼻,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额有三理上下彻,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三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穷奇,后从三十六辟邪,雷电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于仙经中也。(《抱扑子内篇·杂应》)

但是,正如葛洪又强调“至于彭、老犹是人耳,非异类而寿独长者,由于得道,非自然也。”(《抱朴子内篇·对俗》)即神仙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神。如先秦神话中凶神恶煞般的西王母已经变成了一位感情丰富细腻,且又雍容华贵的女仙领袖,基本上确立了后期神仙的基本形象。这时期典型的神仙形象是西王母夜访汉武帝并送给他七枚蟠桃和淮南王刘安成仙鸡犬随之飞升的故事(这些有趣的故事在下篇中有具体的介绍),并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名句。

这时期神仙队伍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是加入一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在某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人物。而重要的方士和与神仙信仰有关的人物也都被列入仙班。如安期生、老子、墨子、姜太公、尹喜、东方朔、刘安等。到了魏晋时代,神仙道教形成,神仙信仰成为道教终极信仰。因为葛洪、郭璞等人竭力主张进山修炼对于成仙的重要性,因此在名山大川建立道观成为风气,道观成了凡人世界和神仙世界的中转站。神仙的形象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定型了,后世的神仙形象不过是这种模式的变奏而已。

那么,在如此众多的神仙形象中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他们的生活常态又是如何?是什么使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成为许多中国人企羡的目标呢?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快活如神仙”,这可以说是这些问题的全部答案。毫无疑问,自然生命的存在是幸福和快乐的前提,因为前面已经讲过生命中最难以化解的痛苦就是自然生命的完结。这种消解一切可能性的无情终结者,以一种无可挽回的冷酷将人类的高傲消灭殆尽。因此死亡是人类焦虑、失落的总根源。神仙信仰就是来源于对于死亡的反抗和对于自然生命的热情。所以说长寿、肉体不死是神仙的最根本的特征。《说文解字》对“仙”字的解释就是:“仙,长生迁去也。”《释名·释长幼》则说:“老而不死曰仙。”

与一般的宗教家不同,神仙家所存有的最基本的信念则是认为人的生命并不完全由天命或外在的造物主决定。《西升经》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只要对于生命之“道”有充分的体认,就有能力造就长生不老的新境界。《内观经》说:“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之,则道废,道废则生之。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掌握神仙法术,便可安神固形,达到长生不老之境界。

除了长生不老之外,神仙们完全超越了自然与社会的束缚和人的身体局限性,他们超尘脱俗,有神通变化,神明气爽,无所滞碍,“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不识,或隐其身而莫之见。”(葛洪:《神仙传·彭祖传》)作为神仙已无舟车之劳,而是凌空步虚,翩然飘逸,“九洲不足步,愿得凌云翔;逍遥八弦外,游目历遐荒。”(曹植:《游仙·五游》)“夫得道者,上能竦身于云霄,下能潜泳于川海。是以萧史偕翔凤以凌虚,琴高乘朱鲤于深渊,斯其验也。”(《抱朴子·对俗》)对吃更是讲究,且不说想啥吃啥,而且由于认为五谷杂粮本性易朽,且消化时要分泌污秽之物,当然不能成为神仙们的粮食。如果神仙跟我们似的,也要放屁、拉屎,那将是何等的煞风景!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神仙们不但个个潇洒脱俗,饮琼浆喝玉露,而且人间的色欲在仙界也能得到极大的满足。虽然我们知道佛教中(如印度佛教晚期的教义和密宗)也有通过性交来体会涅槃境界的,但这多半是秘而不宣的,许多宗教包括佛教的正统教义都将性交看成是贪欲和不洁的。而神仙信仰非但不认为性交会阻碍清心寡欲,而且是将之视为成仙的重要途径。神仙家认为房中之事是“性情之极,至道之际”(《汉书·艺文志》),进行一种特殊的性交可以养生并使人长生不老,道观中也经常举办各种培训班,以便人们掌握这种“男女合气之术”。

将房中术视为成仙方术几乎贯穿神仙信仰发展始末,最早在晚周,方仙道就将之作为成仙方术之一种,汉代方士和后来的道士无不沿袭此法。道教内丹中还有以人体为鼎炉之说,即选择14~16岁的少女,与之合气,便可结丹。在房中经典《素女经》中说:素女云:有采女者,妙得道术。王使采女问彭祖延年益寿之法。彭祖曰:受精养神,服食众药,可得长生。然不知交接之道,虽服药无益也。

房中术几乎成了成仙之关键。且不说各路男仙个个精通房中术,而且在仙界是美女如云,供神仙们享受。有诗仙李白之诗为证: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游泰山》)

因此说,神仙既摆脱了专制之束缚,又抛开了人世间宦海情场争名夺利的烦恼;既免去了躬耕垄亩的辛苦,又解除了死生灾病的恐惧;既不用像佛教徒那样禁欲苦行,又不用像儒生那样汲汲于功名。神仙得到的是一种全方位的享乐、自由、逍遥。皇甫谧《出世篇》用最不加掩饰的语言描述了这种甚至有点卑琐的追求。他说:生当为丈夫,断羁罗,出泥涂……上括天之门,直指帝所居,群仙来迎塞天衢。……旨饮食兮照庖厨,食之不饫饫不尽,使人不陋复不愚。旦旦狎玉皇,夜夜御天妹。当御者几人?百千为番,宛宛舒舒……浩漫为欢娱,下顾人间,溷粪蝇蛆。

外国有谚语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性中对美好的追求往往会夹杂着动机不纯的贪婪,对于自由的追求往往会表现出对他人自由的侵害,对本能的肯定则往往是色情的序言。

再则,神仙生活也是对专制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对人的压迫的一种代偿。个人的权势欲、自由观、平等感等都可以在神仙世界中得到满足。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确存在一种较为原始的平等意识,现在有人将之概括为民本主义。反正儒家在为等级制作论证时还不忘说一句“人皆可以为尧舜”这类冠冕堂皇的话。就道教来说则是强调人人都能成仙。在刘向编撰的《列仙传》中仙人的身份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有帝王(黄帝)、宫女(毛女)、商人(朱

仲)、鱼官(赤须子)、郎中(马丹)、占卜师(呼子先)、养鸡人(祝鸡翁)、补鞋匠(啸父)、牧人(商丘子胥)、兽医(马师皇)、陶正,也就是制陶业的管理者(宁封子)、木匠(仇生)、看门人(平常生)、乞丐(阴生)、渔夫(寇先)、铸造师(陶安公)、卖药者(玄俗)、磨镜匠(负局先生)和少数民族的羌人(葛由)、巴戎人(赤斧)等,遍及社会上不同民族多种行业的各色人物,给芸芸众生带来些许的希望。

后世的神仙可以说是中国成功人士的大聚会,无论是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圣人,还是游心于山林的隐士,抑或是任何一个领域的杰出人士,甚至是道教的对头佛教徒,都毫无例外地被纳入仙班。

最后神仙还总是那些法术无边的人。我们说神仙的起源可上推至早期的巫师,因此各种法术自然是他们的传家宝和看家本领。因为类似于魔术的各种方术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神力的存在。如汉武帝之所以在被李少君、栾大等骗了之后还相信齐少翁,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最宠爱的李夫人死后,思念不已,齐少翁夜间作法,让武帝看到了栩栩如生的李夫人,故而对齐少翁深信不疑。

其实,在汉代神仙方术已经相当系统化,《后汉书·方术传》介绍说:“神经、怪牍、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夜,封于瑶坛之上者,靡得而窥也。乃至于河图洛文、龟龙之图、箕子之术、师旷之书、纬侯之部、钤决之符,皆所以探抽冥赜,参验人区,时有可闻者焉。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于事也。”就是说这些方术一般都秘而不传,但由于经常能比较正确地作出某些预言,因此被很多人所相信。除此而外,汉末专修仙道的方士,还以金丹、仙药、黄白、玄黄、行矫、变化、吐纳、导引、禁咒、胎息、符箓、内视存神、辟谷等见长,神仙方术业已完备。

不用说,在一般老百姓眼里,精于各种法术的道士无疑就是神仙的化身;在神仙传说中,玄怪的法术也正是神仙之奇妙所在。在魏晋时期的神仙方士中,如费长房的缩地之法、壶公的作符治鬼、左慈化身为羊,无不为民众所津津乐道。在葛洪的《抱朴子》中所介绍的神仙方术主要有:①隐形法;②符箓和印章;③咒语;④分身法;⑤照妖镜和斩妖剑;⑥预知吉凶术;⑦奇门遁甲;⑧祈禳;⑨禹步;⑩不寒不热之道;不畏风湿之术;乘、神仙腾空飞行术;行水潜水法。据人们分析这些方术的重要作用在于保护方士自己的身体,因为魏晋之后强调入山修行的重要性,且炼丹必须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之中,必须有防毒蛇、瘴气及各种复杂地形的能力。

宋代之后,除了原有的法术之外,有两类方术大行于世,即代神作法和代神立言。代神作法即是招神力来行使惩罚,最典型的如雷法,即通过法术招致雷电神力。代神立言指的是“扶乩”和求签,可预知人的吉凶祸福。

 

二 神仙的品位和神仙谱系

 

中国人并不善于或者说并不愿意把许多事情弄得特别具有条理化,在神仙信仰中也如此,对于神仙的品位和神仙谱系并无一致的定则,不同的道教经典对之各有说法,十分的繁复。最初的完备的神仙谱系是南北朝梁道士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真灵位业图》将神仙分为七个阶层,每一个阶层都有中位、左位、右位若干尊神统领本阶层的各路神仙。

第一层次,中位神是上清虚皇道君,法号元始天尊。他的左边是五灵七明混生高上道君、东明高上虚皇道君、西华高上虚皇道君、北元高上虚皇道君、南朱高上虚皇道君……;他的右边则是紫虚高上元皇道君、洞虚三元太明上皇道君……

第二层次,中位神是上清高圣太上玉辰玄皇大道君。他的左边是左圣紫晨太微天帝道君统领赤松子、王方平等仙人;右边是右圣金阙帝晨后圣玄元道君统领王子晋、王褒等仙人。有趣的是还有紫微元灵白玉龟台九灵元真元君率领魏夫人等一班女真人。

第三层次,中位神是太极金阙帝君,姓李。逐步透露出与老子的瓜葛。在太极左真人中央黄老君和太极右真人西梁子文率领下,尹喜、安期生、葛玄、孔子、颜回、黄帝、尧、舜、禹、庄子、老聃、弄玉、司马季主等分列两旁。

第四层次,中位神是太清太上老君及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左边领头是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右边是太清五帝自然神及玉女、丈人,包括徐福和葛洪。

第五层次,中位神是九宫尚书。本名张奉,是传说中的道教创始人。这层次是散仙云集之地。

第六层次,中位神是右禁郎定录真君中茅君。左位统领是三官保命小茅君。该层次以地仙为主,收录魏晋时期的神仙。第七层次。中位神是酆都北阴大帝。这里是道教的地狱,所列神仙全是鬼官。这里汇集了秦始皇、汉高祖、齐桓公、晋文公这些靠武力夺天下的英雄豪杰。

由于陶弘景属于茅山派,故其仙谱反映了茅山派的立场。其他还有《灵宝略纪》中记述灵宝派之以“梵气天尊—元始天真—太上大道君”的系列仙谱。《老子中经》中则是“上上太一—太上元君—东王父、西王母—皇天上帝—老君”仙谱,但大体与《真灵位业图》有类似的结构。但后世的神仙谱系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合理化,细化。如对于最高级的神仙所居住的“三清”境而言,其神仙的最常见的区分是分为“仙”“真”“圣”。如陆修静说:“起自凡夫,积行成道,始化曰仙,仙化成真,真化成圣。”这样依此修行提升。《大真科》《龙跷经》又将之具体化为三阶九品二十七等级:小乘“仙”有九品:一者上仙,二者高仙,三者大仙,四者神仙,五者玄仙,六者真仙,七者天仙,八者灵仙,九者至仙。中乘“真”有九品:一者上真,二者高真,三者大真,四者神真,五者玄真,六者仙真,七者天真,八者灵真,九者至真。大乘“圣有九品:一者上圣,二者高圣,三者大圣,四者神圣,五者玄圣,六者真圣,七者天圣,八者灵圣,九者至圣”。

《云笈七签》卷三《三洞宗元》说: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其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真圣二境,其号次亦以上。高、太、玄、天、真、神、灵、至,而为次弟。

在这种说法中,真、圣、仙都是仙神相混。由于神仙是按人间的官僚体系排列的,所以有时候也称神仙为“仙官”。《道教三洞宗元》说:玉清、上清、太清每境各有左、中、右三宫,宫中各有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洞真回元九道飞行羽经》说:三清天中有三万六千天公卿等品,并各有官僚公卿、大夫、侯伯、置署如一,更相……降生。三界各备天人,皆禀此气,各禀至道妙一之分,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土,百二十郡,千二百县,万二千乡,三万六千亭,同禀此气。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几个聪明的道士凭着自己的想象将之体系化的,而对

于生活在地上的人成仙之后的品级,最有代表性的区分是《抱朴子》。在其《论仙篇》中说:《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之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按葛洪的说法,由人入仙的品位高低当然与先天之资质,也就是仙质有关,同时也与后天的修炼和服食的仙药的品质有关,“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茹芝导引,咽气长生者,中士也;餐食草木,千岁以还者,下士也。”不同的神仙品位也就享受不同的待遇,《金丹篇》说:“上士得道,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尸解仙我觉得是道教为那些确实已经死了的人成仙开的方便法门,因为标准的成仙是肉体永在,而按照葛洪的说法,尸解仙必须假托死掉然后再化去成仙。被人砍头而死的称为兵解,也属于尸解的一种。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很多与神仙有关的人或方士或因战乱,或因政治斗争,惨遭横死,如嵇康、郭璞等,非得弄出尸解仙来才能解释圆满。唐代李少微《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卷一“尸解之道”下,注引《本相经》说:尸解有四种:一曰兵解,若嵇康寄戮于市,淮南托形于狱;二者文解,若次卿易质于履,长房解形于竹;三者水火链,若冯夷溺于大川,封子焚于火树。四者太阴链质,视其已死,足不青,皮不皱,目光不毁,屈伸从人,亦尸解也。肉皆百年不朽,更起成人。

神仙家还为那些无心修道、有心成仙的统治者和各方知名人土设立了一种“鬼仙”。《墉城集仙录叙》说:又有积功未备,累德未彰,或至孝、至忠、至贞、至烈。或心不忘道,功未及人,寒栖独炼于己身,善行不加于幽显者,太上以其有志太极,以其推诚限尽而终鬼受福者,得为善爽魂。地司不制,鬼录不书,逍遥福乡,逸乐遂志。年充数足,得为鬼仙。然后升阴景之中,居王者之轶,积功累德,亦入仙界。

这显然是道教与儒家规范想协调的产物,这是给那些修炼没到家、或者没有修炼但符合儒家规范的人设立的“安慰仙”。神仙的品级当然要受到人间秩序的影响,神仙品位中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就是封建等级社会的反映。葛洪说:“彭祖言,天上多尊官大神,新仙者为卑,所奉事者非一,但更劳苦。”(《抱朴子内篇》),简直就是套用人间的贵贱尊卑来决定神仙的品位秩序。

当然,神仙世界中还是存有一种较自由的仙人,即散仙。这类神仙既不担任官职,也不是侍从。《神仙传·刘安传》说刘安上天之后,先是改不了帝王习气,结果被罚当了一阵管理厕所的仙官(作者按:看来神仙也要上厕所)。“后为散仙人,不得处职,但得不死而已。”《云笈七签·斋戒》说:“建斋请诸道士,烧点诵经,三月谢过,此人即得飞行,升入云中。于景霄之上,受书为散仙。”我们熟知的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实则就是散仙。受庄子的影响,道教还把有些神仙称之为“真人”,道教所奉有四大真人,即南华真人庄子、冲虚真人列御寇、通玄真人文子、洞灵真人亢仓子。道教认为他们是太上老君的四大弟子。一般说来,真人比一般的仙人地位更高,法术更丰富。

由于道教是多神教,加之其思想来源杂而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不断地改变其尊神,因此道教的神谱也很杂,加上不同的宗派崇拜的神仙又不尽一致,所以道教的神仙系统也很不一致。

葛洪在《枕中书》就有给神仙定级并安排职务的内容。如他以元始天王、太元圣母、东王公、西王母为天仙;广成子、安期生、商山四皓为地仙。具体的职务安排似乎有些随心所欲,如让许由、巢父为九天侍中,汉高祖、光武帝为四明宾友,孔子为太极上真公,治所在九嶷山。颜回受书,初为明泉侍郎,后为三天司真。孔门七十二弟子受名元洲,门徒三千不经北酆之门。其他如周公旦为北帝师,庄子为太元博士,墨子为太极仙师。大概因为葛洪是由儒家转入道教,因此对儒门弟子格外优待,不过其神仙的排列毫无规则可寻,又对为何作如此的安排未作说明,因此颇令人费解。

宋明时期,三教合流已成为中国思想之大趋势,这反映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就是除了原有的正统神灵依旧得到尊重之外,这时候发展起来的民间道教也开始建立起明显整合三教尊神的新的仙谱,其典型代表就是《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在这张仙谱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神仙队伍中有了许多新成员,即佛教的尊神、菩萨和儒家尊奉的神。从下面列出的各卷所收录的神名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卷一所收的神名有:玉皇上帝、圣祖尊号、圣母尊号、东华帝君、西灵王母、后土皇地祇、玄天上帝、梓潼帝君、三元大帝、东岳、至圣炳灵王佑圣真君、南岳。

卷二:西岳、北岳、中岳、四渎、泗洲大圣、五圣始末、万回虢国公、许真君、宝志禅师、卢六祖、三茅真君、萨真人、袁千里、傅大士、崔府君、普庵禅师、吴客三真君。

卷三:昭灵侯、义勇武安王、清源妙道真君、威惠显圣王、祠山张大帝、掠刷使、江游奕神、常州武烈帝、扬州五司徒、蒋庄武帝、蚕女、威济李侯、赵元帅、杭州蒋相公、增福相公、蒿里相公、灵弧侯、钟馗。

卷四:神荼郁垒、五瘟使者、司命灶君、福神、五盗将军、紫姑娘、五方之神、南华庄生、观音菩萨、王元帅、谢天君、大奶夫人、天妃娘娘、混庞元帅、李元帅、田吕元帅。

卷五:党元帅、石元帅、副应元帅、盘瓠、杨元帅、高元帅、灵官马元帅、孚温元帅、朱元帅、张元帅、辛兴苟元帅、铁元帅、太岁殷元帅、斩鬼张真君、康元帅、风火院田元帅、孟元帅、慧远禅师、鸠摩罗什禅师。

卷六:佛陀耶舍禅师、昙无竭禅师、佛跋陀罗禅师、杯渡禅师、宝公禅师、智禅师、大志禅师、玄奘禅师、元禅师、通玄禅师、一行禅师、无畏禅师、金刚智禅师、鉴源禅师、懒残禅师、西域僧禅师。

卷七:本净禅师、地藏王菩萨、嵩岳伏僧禅师、知玄禅师、青衣神、九湖鲤仙、张天师、王侍宸、庐山匡阜先生、黄仙师、北极驱邪院、哪吒太子、五雷神、雷母神、风伯神、雨师神、海神、潮神、水神、波神、洋子江三水府、萧公爷爷、晏公爷爷、开路神君、法术呼律令、门神二将军、天王。

以上诸路神仙显然是以实用为主,而且照顾到方方面面,充分体现出民间道教信仰的趋利倾向,也体现了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即只要对我有用,管你儒、道、释,照单全收,全然没有别的宗教所谓的异教徒问题。因此,现在人们吵吵嚷嚷的划界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总是显得有些多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