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艺批评:为谁批评? 1

文学的演练 作者:杨利景


近些年来,文艺批评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文艺批评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生力军顶着硕士、博士头衔不断汇入其中,每年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出来的批评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另一方面,文艺批评的作用力、影响力却在日益萎缩。

在一般的文艺理论教材中,文艺批评的作用主要被界定在两个方面,即上游的创作和下游的接受。之于创作,文艺批评通过对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的研究、阐释,总结创作经验,概括创作规律,并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而指导创作;之于接受,文艺批评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帮助受众更好地解读作品,提高受众的鉴赏水平,培养受众的审美趣味。遗憾的是,当下,文艺批评的这两项基本功能都遭遇了严峻的挑战。无视甚至蔑视批评,在创作界几乎成了一种时尚,很多作家放言:“我从来不看关于我的作品的批评!”甚至高傲地表示,批评家根本不懂文学(文艺)。在很多创作者那里,市场的反响比批评家的批评文章更有分量。普通的读者、观众更是对文艺批评敬而远之。与批评家晦涩的文章相比,他们更愿意根据书店的畅销书榜单或一时的风潮来决定自己读哪本书、看哪部电影。

由此,我不禁困惑:文艺批评,到底在为谁批评?

有的批评家可能会理直气壮地说,我在为批评而批评,或者,我在为批评学而批评。这种观点很能代表当下一些批评家,尤其是一些学院派批评家的心声。强化文艺批评的专业性,将文艺批评建构为一门封闭性的独立自足的学科,使其具有抵御非专业人士“染指”的排他性,一直以来是某些批评家努力的方向。如今,这种努力已经“初见成效”。近年来,文艺批评的“小圈子化”倾向已经越来越严重。不坐几年冷板凳,啃几本大部头,不要说对文艺批评发表看法,就连现成的批评文章都看不懂。在满天飞的各种外文单词、名词术语、概念理论面前,很多人会望而却步。

无疑,文艺批评的专业化有其合理性,它保证了批评的学术性和纯粹性,拒绝表面化和庸俗化。包括文艺批评在内的任何一门学科,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必然也是由非专业化到专业化的演进过程。由此可见,专业化趋向当是文艺批评渐趋成熟的必然结果。但是,专业化趋向是否就意味着要将文艺批评架空起来,封闭起来,使其只在学科内部自我循环、自我繁衍呢?当然不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