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价值 4

文学的演练 作者:杨利景


其次,“十七年”文学见证了新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探索文学道路的过程。虽然新中国将解放区文学作为一种成功的经验借鉴过来,但是,解放区文学毕竟是一种区域性文学,被作为整体模式推广后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建国前,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的解放区文学,是作为包括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在内的三元文学形态中的一元出现的,建国后,解放区的文学形态对其他文学形态形成了强烈的挤压效应,周扬在第一次文代会上就曾斩钉截铁地宣布:“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北京大学等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5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684页。在这种情况下,多元并存的格局必然要被打破,文学的单一化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在文学方面主要就是力图解决这一矛盾。并且,“十七年”文学和解放区文学的具体语境也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前者发生在相对稳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而后者则是处在一种战争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使一种战争文化下产生的文学模式在和平建设时期成功转型,这也是需要解决的矛盾之一。建国后一系列针对文学创作领域的批判、斗争,其实是反映了在探索有效的、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学发展模式的努力和焦躁状态(借文学批判另有所谋者当别论)。

再次,“十七年”文学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段内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特质。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在“十七年”时期,整个国家从上至下都笼罩在一种激越、兴奋,充满激情和理想主义的氛围之中。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神气质。作为对现实世界主观再现的文学作品,同样秉承了这一精神特色。无论是革命历史题材的《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还是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创业史》、《暴风骤雨》、《上海的早晨》,无不于字里行间再现着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也正是“十七年”文学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其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不可取代的“这一个”的独特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十七年”文学缺席或被删减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肯定是一部不完整、存在巨大缺憾的文学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