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次回国(6)

红蕖留梦 作者:叶嘉莹


1979年与大弟一家人及小弟女儿叶雪合影,左二为叶嘉莹。

那一天晚上,我只是回家看看,最后还是回到华侨大厦住的。家里人说,你好不容易回来,不如回家来住吧。我在海外待了这么多年,我当然愿意回到家里和家人住在一起。我就问旅行社能不能回家住,他们说可以,我就回到老家住了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我最盼望的,其实就是见到我的伯父跟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因为我的伯父、我的老师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对我影响最大。我小的时候,教我读书学诗,鼓励我学习作诗都是我的伯父;等我长大以后,给我很大启发,让我能够真正体会到中国诗的那种高远幽微的意境的,是我的老师。我在海外这么多年,台湾也出了我的几本书,还写了一些论文。我那时真正最盼望的就是把我的这些成绩就像交一个卷,给我的伯父跟我的老师看一看。可是我的伯父已经去世了,我的老师也去世了。

我在华侨大厦住的那几天,我的大侄女言权跑来看我,我们一起吃饭时我叫了一盘对虾。直到现在小权还说:现在我们吃对虾也不觉得怎么样了,就是那次跟姑姑吃的对虾在我的记忆中觉得最好吃。那时小权还是一个天真的女青年,还陪着我去陶然亭划了船。

因为我离开祖国这么多年,我想多看看。我在家里住了一阵子,旅行社就安排我到外地参观。那时还在“文革”时期,所以旅行社安排的旅游参观都是与革命有关的地方,我不但参观了北京的工厂、公社,还参观了大寨、南泥湾、延安等地。我那时真的觉得中国的革命和解放是相当地有成绩的。

去大寨参观时,接待我的是一个叫宋立英的女同志。他们安排我住在大寨的窑洞里,我听到他们给我介绍,当年的大寨是七沟八梁的一片荒凉的土地,他们还留了一块没有开垦的地方,可以看见当年的景象。现在他们修了水渠,开辟了农田。我对大寨印象非常好,有人说那是做出来的,可是做出来的也是不错呀,而且我一路上参观了不少的公社,一路上我看见很多高粱和玉米,就数大寨种的高粱玉米长得特别肥美。我去的时候正是桃子长成的时候,他们摘了两个桃子给我,我自己吃了一个,味又甜水又多,好吃得不得了。我还留下了一个没有吃,带回去给我弟弟。总而言之,我那时很兴奋。想想看,我经历了八年抗战的艰苦生活,那时中国真的是积贫积弱。我这次回来,看到大寨的成就,人民都很自强,确确实实非常感动,觉得他们真是不简单,不容易。我那时真的觉得大寨好得不得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