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大执教,《新青年》大放异彩 1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最后岁月 作者:杨帆


这次从日本归来,陈独秀做出一个决定:创办一份爱国进步的《青年杂志》,即后来的《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将家搬到法租界嵩山路吉谊里21号,即与汪孟邹商量办刊事宜。汪孟邹的亚东图书馆此时已承担几本杂志的发行,经费困难,只好与群益书社联系。群益书社创办人陈子沛、陈子寿同意合作,但提出每月一期,只能付200元编辑费与稿费。

“由于是新刊,不知销路如何,我们只能试着来。”

陈子沛表示,言外之意只能开出这个报酬。汪孟邹知道陈独秀一家四口生活无着,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可以养家糊口,何况新办刊物确实风险很大,便与陈独秀商量接受了这个条件。

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主撰的《青年杂志》创刊号问世。陈独秀在创刊号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写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首次在中国举起民主与科学之旗帜,成为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的开端。

《青年杂志》创刊后,汪孟邹即向陈独秀推荐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学哲学的老乡胡适,随即向胡适寄刊并约稿。1916年2月,陈独秀第一次接到胡适的来信,对胡适提出的改造旧文学的意见极其赞成,李大钊也从日本寄来了充满革命者活力的《青春》一文。在这些进步青年的支持下,《青年杂志》旗帜鲜明地为新文化运动吹响了进军的号角。

1916年9月,《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更名为《新青年》,月刊。9月20日,康有为在《时报》发表致总统总理书,提议将孔教定为国教,编入宪法。对此,陈独秀激愤万分,在《新青年》接连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袁世凯复活》、《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及《再论孔教问题》,猛烈抨击封建礼教,一石激起千层浪,陈独秀也因此声名大噪。

随着《新青年》发行量的扩大,陈独秀与汪孟邹及陈氏兄弟商量将群益书社和亚东图书馆合并,成立书局,为招股筹资,陈独秀与汪孟邹于11月28日来到北京,住进前门中西旅馆64号。令陈独秀意想不到的是,在琉璃厂附近,他竟然与当年同任教于杭州陆小的沈尹默偶然相遇。

故人相逢,亲热异常。此时沈尹默在北大任文科教授,回校后便找到北京医专校长汤尔和,请他向其挚友北大校长蔡元培推荐陈独秀;他自己也随后为此专程拜访蔡元培。蔡元培翻看了《新青年》,当即决定聘用陈独秀为文科学长。但当沈尹默将这个消息告诉陈独秀的时候,陈独秀却有些犹豫,这主要因为他担心影响《新青年》的编辑出版。

12月26日上午,陈独秀刚刚起床,一出门便看到年近50岁的蔡元培等候在门前。蔡元培亲自登门,礼贤下士,令陈独秀十分感动,赶紧将蔡元培迎进屋里。蔡元培开门见山地说:

“我刚到北大任校长,急需一批学者名流,帮助改造北大学风,推进学术研究,你可愿到北大任文科学长(相当于现在系主任)?”

“我没有学位头衔,也从没到名校任过教,更别提任教授,怕是资格不够。”陈独秀直言不讳。

“哪里,凭你这些思想就足够了。”蔡元培指着桌上的《新青年》杂志说。

其实,陈独秀对北大这样的名校是非常向往的,何况他办《新青年》每月稿费、编辑费一共只有200元,而北大文科学长月薪300元,这对生活窘迫的陈独秀来说极具诱惑力。但考虑到要在上海办《新青年》,不愿分心做别的,便婉拒道:

“只是,上海我一时走不开。我有个朋友叫胡适,现在美国留学,是哲学博士,年龄虽比我小,但学识很深,他做文科学长比我更合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