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大执教,《新青年》大放异彩 3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最后岁月 作者:杨帆


1918年1月,《新青年》杂志改为同人期刊,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以及鲁迅、刘半农轮流编辑,这种编辑办法,令一大批拥有先进思想的人物围绕在《新青年》四周,使《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传阵地。

这段时间,陈独秀和鲁迅、李大钊也过往甚密,其中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便是在陈独秀催促下完成的,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陈独秀和李大钊,则在1918年12月,携手创办《每周评论》杂志,这本杂志比《新青年》更直接参与政治。

然而,随着《每周评论》的创刊,1919年初,守旧派向新思潮发起猛烈进攻,同时使出卑鄙手段,造谣称陈独秀等人因思想激进受到政府干涉,陈独秀已辞职、被驱逐出北大等。陈独秀据理反驳谣言,一边发动社会各界对守旧派进行反击,一边利用《新青年》、《每周评论》发动对旧思潮的讨伐,“宁肯牺牲权利,不肯牺牲主义”,坚决不让北大这块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阵地受到破坏。

蔡元培不愿北大民主自由的局面被旧势力扼杀,更不愿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被撵出北大,于3月19日致函《神州日报》,为陈独秀辞职一事辟谣。

但由于旧势力与军阀政府相勾结,教育总长傅坛湘受大总统徐世昌指令致函蔡元培,干预北大新文化运动;此时北大又传出陈独秀嫖娼一事,蔡元培的挚友北京医专校长汤尔和猛烈攻击陈独秀“私德太坏”,曾将陈独秀介绍给蔡元培的沈尹默也认为陈独秀不检点,被人抓住把柄,不宜再任文科学长,在此情况下,蔡元培不得不改变不撤换陈独秀文科学长的初衷。

4月8日,北大文理科教授会议通过文理科教务处组织法,马寅初出任第一任文理科教务处长,陈独秀在机构调整中被撤掉文科学长一职,改任国史馆编纂。

事实上,陈独秀的被免职,一方面是来自官方的压力,另一方面,与他的个性及生活态度是分不开的。用章士钊的话说,陈独秀“言语峻利,好为断制,性狷急不能容人,亦辄不见容于人”,使他树敌太多。汤尔和原本是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的举荐人,但在1918年5月,汤尔和给陈独秀写信,陈独秀却将他毫不客气的回信发表在《新青年》4卷5号上,令汤尔和衔恨在心。而陈独秀生活中不拘小节,甚至出入烟花柳巷,实为授人以柄。

关于陈独秀出入八大胡同一事,早在1918年初高君曼就听到传言,为此常与陈独秀发生争吵,骂陈独秀是“无耻之徒”。陈独秀不甘示弱,反讥她“故作清高”。陈独秀脾气暴躁,高君曼则动辄哭号,从此陈宅里变得火药味十足,以致陈独秀见到高君曼就心烦。如今陈独秀被免职,更印证了出入八大胡同的传言属实,高君曼对陈独秀的态度更加冷漠,背后时常落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