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明上台,总书记成了摆设 2

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最后岁月 作者:杨帆


12月16日,米夫突然来到上海,准备为中共召开六届四中全会。一到上海,米夫首先找向忠发谈话,对他施加压力。向忠发这才恍然大悟,王明如此嚣张,原来有米夫撑腰。得知共产国际决心扶持王明,向忠发彻底屈服,在会议上,向忠发老老实实地表示道:

“中央政治局有改选的必要。因我工作能力不够,同时在‘立三路线’时代我应负很重大的责任,对我个人,希望允许我到下层去做工作。我的态度亦有很不好的地方,亦可影响到政治上去,并且我的病体亦不能担任这一工作。”

事实上,共产国际并没有打算将枪口对准向忠发,批判李立三不点名地捎带上政治局其他成员,不过是为了对向忠发等人敢与共产国际叫板的行为加以震慑。由于向忠发是工人出身,共产国际对工人的态度是,不仅“决不让他们滚蛋”,而且连屁股也不用打,因而没人理会向忠发的请辞,甚至没人对他出言指责,尽管所有人都知道“立三路线”的形成与向忠发这个“炮筒子”有直接关系,但所有人都将矛头对准了李立三。

于是,向忠发得以安全过关,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米夫称赞具有忠于国际路线、勇于承认错误和坦诚对待同志的高贵品质,是中共党内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最好体现。

在1931年1月7日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上,李立三毫无悬念地被开除政治局;与“立三路线”毫无关系的瞿秋白,则成为三中全会“调和路线”的错误责任人,被排除出政治局;在六届三中全会刚刚补选为中央委员与政治局候补委员、与“立三路线”不曾“擦肩”的李维汉,莫名其妙地成了支持“立三路线”的“其他政治局委员”,也离开了政治局。

唯独“立三路线”的始作俑者向忠发稳坐钓鱼台。向忠发虽然保住了总书记的职位,但已经被米夫、王明的政治手腕所压服,已然锐气全无。他已经了解了王明的势力,因此将宝押在王明身上,提出自己需要一名帮手,而这个帮手非王明莫属,身为列席代表的王明,得以顺利补选政治局常委。

此后,向忠发的脾气收敛不少,对待王明显得唯唯诺诺,即便王明公然顶撞,也是将火气咽进肚子。自此,王明成为了掌控实权的中央领导。

但四中全会以后,向忠发还是做了两件足以影响中共历史的大事。

第一件是阻止张国焘到江西苏区担任苏区中央局书记。四中全会结束后,共产国际远东局为加强中央苏区的领导,提议让刚刚从苏联回国、四中全会当选政治局常委委员的张国焘出任苏区中央局书记。对此,向忠发极力反对,他对远东局负责人称:

“国焘同志长期不在国内,对国内情况不熟悉,现在中央苏区工作刚刚走上正轨,派国焘同志去担任领导职务,无疑是不恰当的。”

向忠发提议让张国焘留在中央工作。在向忠发的坚持下,远东局改变了主意。后来张国焘去鄂豫皖根据地担任分局书记,独断专行,大搞“一言堂”,从这个情况来看,向忠发此举,毫无疑问为毛泽东除去了一个具有极大威胁的政治对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