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门是拆还是保 (1)

拾年 作者:王军


前门商业区,东为鲜鱼口,西为大栅栏,均是北京市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如今要在这两片保护区中各拆出一条大道南北纵穿,鲜鱼口的叫前门东街,大栅栏的叫煤市街。这样的做法,到底该叫“拆”还是“保”呢?

近些年来,“路网加密”工程在北京古城内实施,旧有的绿树成荫、安静并宜于步行的古街巷,相继被拆成车流滚滚的大道,古城氛围已是脱胎换骨,如果还要在仅占古城面积21%的保护区中继续开路,恐怕就该“集体失忆”了。

与“集体失忆”相对应的是“集体失语”。在北京的城市规划中,建筑高度、容积率控制屡被突破,但开大马路的道路红线规划却无人能撼,一遇到这类工程大家便会“失语”,虽然路已开到了保护区里面。

鲜鱼口、大栅栏是北京古城著名的传统商业区,商品交易集中在熙熙攘攘的前门大街两侧,鲜鱼口与大栅栏的腹地则是胡同幽长、趣味横生、闹中取静的场所,会馆、戏楼、客栈、小寺庙星罗棋布,将安静的四合院民居点缀为生动的社区;大栅栏内的多条斜街见证着十三世纪北京城市的一次重大变迁——元大都新城建成后,金中都旧城一直保留至明朝中叶修筑外城城墙之时。彼时,旧城与新城人口流动,踏出了大栅栏内的这些街巷。

以上这些认识,应该是筹划前门商业区工程的前提。既然已将这个地区划入保护范围,整个工程就应该把发掘、复兴、继承其历史文化作为方向。可是,当下的“路网加密”却是往保护区里引入大量城市交通,如同让公牛闯入瓷器店。

有人会说,这些地区已是破破烂烂,哪还配称“瓷器店”?鲜鱼口、大栅栏内的房屋确已危破了,但问题是:为什么在过去数百年间,这些地区的房屋尚能总体保持健康,而在近几十年却迅速衰败了呢?过去的居民敢真金白银地修缮房屋,关键在于产权清晰、权利稳定、市场流通;可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大量合法的私房遭到侵占,产权与市场关系被破坏,公房又成为政府的负担,终致目前困境。

查清了这个“病灶”,就应该考虑:能不能修复已有的产权与市场关系,依靠民众的力量实现保护区的复兴呢?能不能腾退并归还合法的私房,恢复产权人的信心,让他们按照保护区的要求自我修缮房屋呢?能不能考量公房住户多为贫困人口这一现实,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疏散人口并为保护争得空间,不让低收入者因不得不贴钱购房而“怕危改”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