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纪坤

纪晓岚家族人物 作者:张楚乔


纪坤 ,字厚斋 ,景城纪氏十世祖 。明廪膳生。生于明隆庆 四年 ,卒于崇祯十 五年 ,享年七十二岁。 纪坤生活的时代 ,正是明朝走向衰亡的时代。在政治上 ,明王朝在经过了 近二百年的封建统治后,已变得越来越黑暗腐朽,讹言朋兴,群相仇敌,朝廷内 部矛盾加剧。万历以后 ,朝廷士大夫更是不重名节 ,趋炎附势,以至阉党专权 , 他们结党营私,剪除异己,迫害忠良,制造了一起又一起的骇人听闻的惨案。经 济上也迅速的衰退,由于政治的黑暗而带来的土地兼并之风极盛,大量的农民 失去土地。加上当时的天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而苛税却 日益繁重 ,人民处于 。 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义反抗 ,整个 国家处于一片混乱之 中。而此时,在北方 , 在长城以外 ,一个新兴的民族正在崛起,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领导下 ,已实现 了女真各部的大统一和东北地区的统一 ,促成女真——满洲的民族大统一。经 过了多年的休养生息,到了崇祯时期 ,他们已经有能力与大明王朝抗衡 ,正在觊 觎着整个大明的江山。这时的明王朝内忧外患,像一个将倾的大厦 ,已摇摇欲 坠。纪坤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纷乱的时代。 纪坤是一个志向高远的人。生活在这样一个乱世,他从小就立志要报效国 家,有所作为。因此,他发奋读书,结交名士,锐意进取,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取 得功名,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所谓“少有经世之志,谈兵说剑,恒从诸豪侠游,然 不欲以他途进”。(纪容舒《花王阁剩稿》跋语)他作诗以言志“:挟策干诸侯,游 士吾所贱。”《( 送景星赴乡试》)然而,事与愿违,考场上他每每失利,屡考不中, 直到六十四岁还奔波于科场,最终没能跨进仕途的门槛来一展宏图,没能实现 自己的抱负,以一介书生,落魄一生。晚年息意逃禅 ,隐处田间。 纪坤作为一个士子,关注国家大事 ,心系百姓疾苦。虽然他一生志不得伸, 但他却关心国家,忧国忧民,国家的兴衰存亡时时牵动着他那颗滚烫的心。 明朝末年,边疆战事频繁 ,已危及整个 明王朝的政权,边疆的安宁牵动人 心。朝廷也曾派出不少有才能的将领镇守边陲,但由于朝廷内部矛盾重重,相 互倾轧,这些远离朝廷的将领往往又不得善终,不是被罢免就是被治罪。一代 将相孙承宗就曾两度被起用,又两度被罢免。当纪坤得知孙承宗被罢免归家的 消息时,写下了《闻孙阁部罢归》“:岌岌宁前戍,朝朝起战云。如何大丞相,翻作 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老友董天士死后,他充满感情地 其中写道“:事事知心自古难,平生二老对相看。飞来遗 盖棺。”可见二人之情重。他与在朝廷做官的同乡高斗南在一起,谈论的是国家 帮 大事“:是非轻辐总难知,青史从来尚异词。庄叟久持齐物论,章悖任上党人碑。 庙堂公议宁恩怨 ,草野传闻漫信疑。千古兴衰观大局 ,且来把酒庆明时。”(《与 高斗南夜话》)他与无相上人是好朋友,平时谈论佛道非常投机,无相上人游华 山,死于乱兵 ,得知消息 ,纪坤无奈地写道 “:出世犹难免 ,弥伤住世心。乾坤无 地隐,兵火人山深。一笑忘相约,三生恐莫寻。乱离师已厌 ,震旦肯重临。”(《闻 无相上人游华山已没于兵》)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动荡 ,百姓的灾难 ,竞连L 个与 世无争的僧人也容纳不下。这些动人的诗句和从中表达出来的思想 ,正让人们 从纪坤身上看到了传统儒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风骨。这种风骨也可 用他题《天士斋壁画着色竹数竿因书其侧》来做结,诗云“:董生瘦如竹,疏野亦 相 肖。壁上翠琅开 ,只如 自写照。东坡墨君堂,画意不画貌。变为着色图,颇亦 天机到。北地此君稀 ,瞥见忽一笑 。尔我与画三 ,相对且兀傲 。” 纪坤晚年归隐乡里,自伤文章无用,像牡丹花一样华而不实,遂将居所取名 “花王阁”。他将平生感遇,托之于诗 ,亲手编成六卷诗稿 ,后毁于兵燹战乱之 中。顺治年间,其妻翻检什物,在 自家地窖的破书箱里找出一捆纪坤手写的残 稿 ,字迹潦草 ,难以辨认。纪坤的儿子纪钰找到当时居住在献县擅长草书的五 公山人王余佑仔细辨认 ,整理出一百多首诗,取名《花王阁剩稿》,藏于家中。乾 隆九年,他的曾孙、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作跋语一篇。后收入《四库全书总目》。 参考资料《明史》《民国献县志》《花王阁剩稿》《阅微草堂笔记》《景城 纪氏家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