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文心雕龙》为基础建构中国文学理论体系(3)

中西新旧的交汇 作者:黄维樑


三、一个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 甲 )“文学通论”之( 1 )“文学本体研究”

这一项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本身,不过,作家的性情、学养、经历等直接影响到他写出来的作品,所以也应研究作家。作家的“神思”,相当于西方的想象( imagination ),也应该研究。《 文心雕龙 》的《 才略 》篇和《 程器 》篇分别探讨作家的风格和才德;《 体性 》篇说“吐纳英华,莫非情性”,这和西方的“文如其人”( The style is the man )论点一致。

文学本体研究的重心有下面几个:

( a )作品构成的元素——《 情采 》篇的情与采,即内容思想与形式技巧( content and form )。

( b )文学的各种体裁——《 明诗 》至《 书记 》篇论述了数十种体裁;这相当于西方自亚里士多德《 诗学 》以来各种文类( genre )和次文类( sub-genre )的论述。

( c )作品的修辞——《 定势 》、《 镕裁 》、《 附会 》所论的布局谋篇,《 章句 》、《 丽辞 》、《 比兴 》、《 夸饰 》、《 事类 》、《 声律 》、《 练字 》、《 隐秀 》、 《指瑕 》 所论的遣词造句,相当于由亚里士多德《 诗学 》、《 修辞学 》至二十世纪新批评学派所论的修辞技巧。《 文心雕龙 》对比喻、对比、结构、音乐性、言外之意非常重视,这与西方的经典论述是相同的。

( d )作品的各种不同风格( style )——《 体性 》篇说文章有典雅、壮丽等八种风格,十八世纪一些西方批评家则认为风格可分为两大类:雄壮( sublime )和秀美( beautiful )。“雄伟”一词或谓来自朗介纳斯( Longinus )的“On the Sublime”一文。这里的sublime近乎《 体性 》篇说的“壮丽”,和清人姚鼐说的“阳刚之美”。

文学本体研究的对象,也许还包括读者、批评家对作品的解读,而这可列入( 乙 )即实际批评的范畴。文学本体研究的对象,也许还包括不同时代作品的内容、技巧、风格的演变,而这可列入( 丙 )即文学史的范畴。

( 甲 )“文学通论”之( 2 )“文学外延研究”

这一项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与“文学之外的事事物物”的关系,或者前者和后者的比较。文学外延研究的重心有下面几个:

( a )文学对读者的影响、文学的功用;读者对作品的“反应”。《 原道 》、《 知音 》等篇对这些方面有所论述,西方则有贺拉斯( Horace )“有益有趣”( to instruct and to entertain )等说法,有二十世纪的“读者反应”说等理论。本文将于( 乙 )部分作较为详尽的阐释。

( b )《 原道 》、《 物色 》篇所论的文学与自然的关系。这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 mimesis )可作比较。《 物色 》篇的若干说法则可和佛莱( Northrop Frye )的基型论互相印证。

( c )《 时序 》篇所论的文学与社会、时代的关系(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这可和泰因( Taine )、狄波纳尔德( De Bonald )的环境、社会说相提并论。

( d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 宗经 》等篇论及的;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及其异同。关于文学与其他艺术如音乐、绘画等的关系及其异同,《 文心雕龙 》并没有涉及,更不要说与戏剧、电影等的关系及其异同了;既然缺乏,我们就要补充,使这个体系趋于完备。

( 乙 )“实际批评及其方法论”之( 1 )“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批评”

《 文心雕龙 》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几乎俯拾皆是,我们打开周振甫主编的《 文心雕龙辞典 》“作家释”( 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一查阅,就知道刘勰评论的作家作品极多,其“博观”一定不会比西方古今的任何博学批评家逊色。

( 乙 )“实际批评及其方法论”之( 2 )“实际批评方法论( 六观法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