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普洱茶的来世今生(3)

普洱之路 作者:鹏鸣


其他两个前提,我们可以用文化普洱的理念来改变它。

为此我们采取了多个措施:一是召开首届云南省国际研讨会;二是从港台和国外把老茶收回来,我们只是想向世界宣布:普洱茶值钱的时代到来了;第三我们还把云南茶业协会、茶叶商会、普洱茶协会三大行业协会进行整合,形成由省农业厅统一作为主管部门;第四我们还用马帮把普洱茶送到北京;第五我们进行了百年贡茶回归故里的活动,把故宫l895年的人头贡茶、饼茶、茶膏请回普洱;第六我们创办了《普洱》杂志,组织出版了大量的普洱文化方面的书籍,等等。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让人们认识了普洱茶。

市委领导是个有梦之人。

他的梦永远没做完过。

他曾说,美国人有美国梦,中国人有中国梦。在腾冲做县委书记时,有那时的梦,如今做普洱市委书记有这时的梦,没有梦,人就完了。

他和文人余秋雨是好朋友,余秋雨说过:老沈适合当诗人、小说家。如果当初朝那个方向走,中国文坛一定会多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而官场上就少一位有文采的官员了。

市委领导注重文化,他向我们介绍说:

——我们用文化普洱的理念推广和加深了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认识,从而改变了他们的消费行为。

经过调研,2003年的时候,云南省除了藏区以外,每天在喝普洱茶的不足2000人,而现在有450万人在喝普洱茶,也就是说在云南4500万人中,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每天在喝普洱茶。

2004年的时候,青岛基本见不到普洱茶,而到了2007年,仅云南的“兰茶坊”普洱茶连锁店,在胶东半岛上就有20多家。

今天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县城以上的城市无一不在销售普洱茶。

于是2006年“普洱茶”与“房奴”“基金”一起被CCTV称为本年度三个最热门的词汇。

而当2007年下半年普洱茶市场下跌的时候,出现了一片质疑声,当时的普洱江湖一片混乱,硝烟弥漫。但我们一直在冷静思考,认为至少这些质疑声给我们发出了三个信息:

第一,普洱茶被世人广泛关注了;第二,普洱茶被世人期待了,人们开始呼唤一种安全、便捷的、适合人类未来品饮健康的普洱茶出来;第三,它向投资者发出了强烈的信息,普洱茶值得投资,前景广阔。

在文化普洱阶段,云南的茶产值从2003年的20多个亿发展到2007年的201亿。

在文化普洱时代,我们完成了世人对普洱茶的认知,告诉全世界:普洱茶来了!

3.科学普洱

朱建新是普洱市工业与信息化局党委书记,他很健谈他向我们谈茶产业,是从科技方面入手的。

他说:

——在普洱的茶产业发展上,科技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李市长、沈书记最关心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工作,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沈书记无论是大会小会,总是这样反反复复对干部群众说:

——科学普洱是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手段、科学的方法去推动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将传统概念的普洱茶,经过科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使其功效进一步明确、工艺进一步改进、产业进一步升级,这是蕴含着科学内涵和科学精神的普洱茶高层次发展阶段。

我们将2008年定为“科学普洱元年”,因为这一年云南普洱茶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普洱市。

很多研究院校、医疗机构对普洱茶的研究进入了系统、科学的阶段,一系列举措在这一年都相应见了成效,国内外的研究报告成果这一年纷纷涌来,《走进茶树王国》这样具有学术性、科学性的著作已发行,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普洱茶产业、产地、产品》的系列报告已基本成形。

虽然如此,文化普洱并没有退场,只是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灯光已聚焦在科学普洱上,至此科学普洱隆重闪亮登场,其内涵是使普洱茶达到六化,即: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