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5)

晚年陈云 作者:杨明伟


在第一天的政治局会议上,陈云做了系统发言。他讲的中心意思,是强调“坚持按比例原则调整国民经济”。

陈云从四个方面阐明自己的观点:

第一,经济建设要讲实事求是。

陈云说:“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

陈云对中国的国情做了这样的判断:

我们国家是一个9亿多人口的大国,80%的人口是农民。革命胜利30年了,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有没有改善?有。但不少地方还有要饭的,这是一个大问题。

他进一步解释中国的国情:

一方面我们还很穷;另一方面要经过20年,即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一个矛盾。人口多,要提高生活水平不容易;搞现代化用人少,就业难。我们只能在这种矛盾中搞四化。这个现实的情况,是制定建设蓝图的出发点。别的国家没有这么多人,没有这么多农民。农业要用电,小城镇工业要用电,大工业要用电,电总是紧张就是了。按外国的数字,生产多少吨钢,相应地要有多少度电,这种计算方法在中国不行。

搞建设,必须把农业考虑进去。所谓按比例,最主要的就是按这个比例。这是一个根本问题。许多办工业、办商业的同志不大考虑这个问题。苏联现在劳动后备军不足,中国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总之,9亿多人口,80%在农村,革命胜利30年了还有要饭的,需要改善生活。我们是在这种情况下搞四个现代化的。

第二,“按比例发展是最快的速度”。

鉴于政治局开会前,国家计委已经拿出了修改后的1979年经济计划,将一些指标降了下来,陈云肯定说:“计委这次拿出的这个文件比较好。”针对文件中将钢的指标降为3200万到3300万吨,有人顾虑好像等于原地踏步一事,陈云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过去说,指标上去是马克思主义,指标下来是修正主义,这个说法不对。踏步也可能是马克思主义。60年代初搞调整就是压低指标,钢最低时下到600万吨。今年钢不提3600万吨,也不提3400万吨,提出3200万到3300万吨,我看今年可以按3200吨钢编计划。

陈云根据自己的多年领导经济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分析了在发展工业问题上不按适当比例,一味突出钢的指标带来的不良后果:

单纯突出钢,这一点,我们犯过错误,证明不能持久。搞钢,就要煤,要电,要有色金属,等等。突出一点,电跟不上,运输很紧张,煤和石油也很紧张。有了电厂,没有煤烧,没有油烧,电厂只好摆在那里。钢太突出,就挤了别的工业,挤了别的事业。冶金部提出的引进设想,我都看了。他们是好心,想要多搞,可以理解。共产党员谁不想多搞一点钢?过去似乎我是专门主张少搞钢的,而且似乎愈少愈好。哪有这样的事!我是共产党员,也希望多搞一点钢。问题是搞得到搞不到。现在情况是:冶金部一是把问题看简单了;二是看孤立了。借外国人那么多钱,究竟靠得住靠不住?旧社会,我在上海待过,钱庄、银行贷款,要经过好多调查,确有偿还能力,才借给你。外国商人说借钱给你,有真有假,这件事也不要看得太简单。借外国人的钱,把钢铁的发展都包下来,把冶金机械制造也包下来,所有借款都要由人民银行担保,究竟需要多少钱,没有很好计算。那么大的引进,国内要多少投资,也没有计算。你一家把投资占了,别人怎么办?冶金部提出不拖别人的后腿,实际上不可能。搞那么大的建设规模,那么高的速度,别的工业配合不上。

陈云还强调,如果一个国家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按比例发展,靠借外债来发展自己,是靠不住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