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后的老青年(2)

杨澜访谈录之先锋 作者:杨澜


杨 澜:特别好看?

崔 健:特别好看,我一点儿都不紧张。

杨 澜:他们都在往前涌?

崔 健:他们等于是在往下跳,从一层一层的台上往下跳,感觉人流像水一样,就那个感觉。我觉得,这太好看了,当时如果我们真有跟警察发生冲突的话,那事可能就乱了。观众特别友好,一点儿想破坏这种演唱会的气氛都没有。

1989年崔健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原创摇滚乐专辑,奠定了其在中国摇滚乐历史上的开山鼻祖之地位。其中收录的《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花房姑娘》、《不是我不明白》等歌曲不仅广为流传,更深入人心,而且得到官方认可。《一无所有》获得由《人民日报》评选的“新时期十大金曲奖”。而他1991年发行第二张个人专辑《解决》更是掀起巨大摇滚风潮,电影导演张元为当中的一首歌曲《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拍摄的MTV,获国际MTV大奖,也让崔健在世界上获得认可。二十多岁的崔健在国内年轻人心目中更是被推上神坛,成为一代摇滚乐教父。

杨 澜:你回头看怎么解释当时的这种对于你近似疯狂的推崇和追随?这些年轻人。

崔 健:说句实话,像我们看大量这个国外的一些摇滚录像啊,我们认为中国的观众还是比较团结的,最起码跟西方的那种疯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看到一个录像,我看到一个四十岁戴着眼镜的一个知识分子形象的人,在那哆嗦,看着哆嗦,我觉得这个比我看国外的录像还震撼。他听我们音乐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呆滞了。你看那些年轻人在台上蹦,在台下蹦,这些东西我们看得太多了,反而觉得这已经不重要了。所以后来我就发现,真正需要摇滚音乐的人,年轻人当然是第一位,但实际上中国的知识界和中国大多数的人,他们会将音乐结合到自己的生活里,所以他们跟摇滚乐产生情感撞击的时候,我觉得这才是中国的摇滚音乐。

杨 澜:更直接的。

崔 健:更中国,我觉得。

1994年,崔健发行第三张专辑《红旗下的蛋》,这张崔健最具先锋性和叛逆性的作品,在当年备受争议。虽然一部分人认为他的这些执著于社会批判的歌曲更有力度,更加成熟,更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但更大一部分歌迷却完全不能认同。尤其是他缺乏旋律性,类似说唱的音乐形式,让歌迷们难以接受。而崔健的第四张专辑《无能的力量》中表现出的无力感,更是让一些人认为崔健脱离了时代和情绪的变化,只会固执地生活在自己的时代,刻舟求剑般坚守自己的思想阵地。于是人们说,崔健过时了。

杨 澜:年轻人喜欢读的书,整个社会的思潮,其实它们是一体的。还是有一种反思,有一种愤怒的宣泄。然后同时希望得到一个更好的答案的那种追求吧,大家好像都在探索。今天的年轻人可能不会再因为你的音乐而那样疯狂了,你觉得是你变了,还是这时代变了?

崔 健:我觉得首先我们不把这个事当成一件功利的事去对待。你做音乐,偏要有什么样的反应,完了偏要通过什么样的反应去咬文嚼字地去说这个市场价值或者说艺术价值,我觉得特别无聊。所以我们当时有了反应,也做好了准备,如果观众没有反应怎么办?我们一样还会做,而且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我记得有个禁区,好像三环以外我们不能去,因为演一个地方水一个地方,会被人轰下来,比如说我们去过朝阳剧场演出,基本上就被人轰下来了;我们在当时的工艺美院操场演出,烂得一塌糊涂;去二外,去丽都饭店都是,后来我们发现三环以外不能去。

杨 澜:都迷信了。

崔 健:就变成了一种什么情况,就是在三环以外演出就变成水,肯定特别糟糕。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要说我们做音乐是为了掌声的话,也许我们才不会走到今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