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乌干达的“中国速度”(1)

猎狐行动:公安部缉捕境外经济逃犯纪实 作者:吕铮


警灯闪烁,警笛大作,在乌干达的高速路上,三辆警车在密集的车流中穿插疾驰。周边的车辆纷纷闪躲,许多司机还来不及反应,警车已经从面前飞速超过,刹那间消失在视线中。

这是乌干达坎帕拉一天中最热的时段,气温已经飙升过了三十五摄氏度。在这片陌生的非洲大地上,两个中国警察在执行着紧急的抓捕任务,机会稍纵即逝,千钧一发!

文小华用手紧紧抓住车顶的扶手,车辆剧烈的颠簸和急速的转弯让他控制不住身体的左突右撞。他是猎狐缉捕队的队长,此次亲自担任行动组组长出征,肩负着一个艰巨的工作任务,就是跨越亚非大陆缉捕重要的女经济犯罪嫌疑人于静。

身边的孟晋不停催促着司机:“Hurry up!(快点儿,再快点儿!)”他不停看着手表,额头上冒出了细汗,时间就是案件的生命,如果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那整个抓捕任务就将前功尽弃!

“OK, please sit well!(请坐好了!)”驾驶警车的乌干达刑警马内尔大喊一声,猛地打轮将车开上了路基,迅速脱离了拥堵的路段。

车内的人们顿时上下摇摆起来,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刑警几乎要呕吐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机会在一点一滴地消失,成败往往在一念之间,文小华和孟晋,绝不能允许嫌疑人有第二次逃亡的机会。

2014年2月,中国某南方城市最大的进出口企业老板于静(化名)离境出逃,一时间在当地引起一片哗然。在外逃之前,于静在当地通过民间融资获取了七千余万元资金,又通过合同诈骗等手段,骗取了两千余万元。携家属逃往境外时,已有七百余人被骗,血本无归。

案发当月,属地公安机关便对其立案侦查,并批准了对其进行刑事拘留的法律手续,同年3月,当地检察机关以于静涉嫌合同诈骗罪批准逮捕。但此时,于静已经持护照潜逃至迪拜,将她缉捕归案又谈何容易。

于静虽然还不到四十岁,但非常狡猾,行踪诡秘。她在外逃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许以高息进行融资、以签订合同的手段进行诈骗、变卖房产、转移资金,一切都悄无声息地进行,在外逃时还带走了她的父母,消除了在国内的牵挂,几乎做得天衣无缝。

在当地警方追查的几个月时间中,已经对于静在国内的情况进行了全盘分析。他们第一时间查清了于静乘坐飞机出逃迪拜的情况,又对其在迪拜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梳理。经梳理发现,于静在迪拜一无亲属、二无生意,加之迪拜经济发达、生活成本较高,于静在当地生活潜藏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经过推断,于静很有可能是以迪拜作为跳板,继续向他国逃窜。

迪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从这里不但可以转机至欧洲、美洲,还可转至中东、非洲,于静从迪拜逃往何处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于是当地警方立即将此情况上报至公安部“猎狐2014”行动办,要求给予支持。行动办的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直接将此案缉捕的级别上升,由缉捕队队长文小华亲自担任工作组组长。

文小华接到任务的时候,正在同时批阅着四个出境缉捕组的工作任务单。他是缉捕队的一把手,也是冲锋在工作第一线的急先锋。他的办公室略显凌乱,几个大行李箱堆放在墙角,洗过的衣物挂在衣架上,还散发着洗衣液的味道。从猎狐行动开始以来,他难得回一次家,儿子悠悠的接送和学习辅导等都落在了妻子的身上。面对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的狡诈多变,文小华要随时制订、调整工作方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到现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已经有了惯性,变得习以为常,所以当他接到刘副局长下达缉捕于静的紧急命令时,一点儿也不显得忙乱。

“放心吧,我一定完成任务。”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透着自信,也显出他作为队长的老练和成熟。

他选定了孟晋与自己同行,孟晋是年轻人里的缉捕好手,不但外语精通,而且头脑灵活、办事老到。

在侦查工作中,文小华一直要求侦查员要“从我做起”,不能光说不练,要主动“下场”,他是山东人,性格中的粗犷让他在沉稳中多了一种强势的气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