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后记

西昆体研究 作者:张明华


后 记‘

我对西昆体的关注,是从 1 998 年在扬州大学读书时以西昆

体作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开始的。本来 ,戴伟华师已经为我选

择了一个论文题 目,让我对南宋 吕祖谦的散文进行探讨。这是

一个很有意义的论文选题 ,无奈我在硬着头皮阅读了一些相关

资料后,却始终找不到感兴趣的内容。戴师见我如此愚顽 ,只好

命我 自寻几个题 目,然后向他汇报,再由他帮我确定。我偶然发

现《西昆酬唱集》只有薄薄的一本,很适合我想偷懒的心理;相

关的研究成果很少,而且多是从批判的角度立论 ,想略微“翻

案"一下就能出新 ,也是我喜欢的。在戴师的严格要求和认真

指导下,我的硕士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在论文答辩的时候 ,南京

大学的张宏生教授、俞为民教授给予较高的评价 ,并提出了一些

可贵的修改意见。1 999 年硕士毕业后,我到阜 阳师范学院工

作 ,就大胆地把硕士论文的一节修改后寄给了《文学遗产》,竟

然在该刊 2002 年第 4 期发表了出来。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

励。2002 年秋天 ,我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 ,忝列

于巩本栋师门墙之内。在读博期间,我一方面按照南大和巩师

的要求认真学习爹另一方面继续对有关西昆体的问题继续进行

探讨 ,对硕士论文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先后在《华南师范大学

学报》《、文学评论丛刊》等刊物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博士毕

业后,我按照巩师的要求,尽快修改我的博士论文《徽宗朝诗歌

? 7 4

研究》,该书 2008 年初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与此同时,我又

和本教研室的几个年轻同事共同完成了一项安徽省教育厅重点

研究基地的重点研究项 目,2009 年初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曹氏文学家族研究》一书。2008 年上半年《曹氏文学家族研

究》一书定稿以后,我才开始认真考虑把十年来对西昆体研究

的内容整理成一部有一定体系的所谓“专著”。记得还在我于

扬州初写硕士论文之时,我入校时的导师黄进德教授就鼓励我

将其写成一本书,但由于我学力不足,所以拖到今天才完成。对

于这部书稿 ,我本来只打算在省内找一家出版社出版,满足一下

自己多年的愿望、同时不辜负黄师的期望就可以了。书稿基本

修改完成之后,我的自信心竟然莫名其妙地上升了,这也是敝帚

自珍的意思,于是我在去年下半年将书稿从网上发给了人民文

学出版社的编辑葛云波兄。云波兄极其认真负责,从 目录的编

排到章节的名称、注释的体例等,为我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

按照云波兄的意见,我对全部书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然后将纸

质的书稿寄给了他。现在,这书稿竟然真有了在人民文学出版

社出版的机会 ,实在是不容易,与云波兄的大力帮助是密不可分

的。

从去年年底将书稿寄给云波兄到现在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签

订出版合同,时间又过了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又出

现了一些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这些成果当然应该吸收

进去。有些成果虽然出现的时间早一些 ,但因为各种原因,我刚

刚得以观看。比如说 ,刘琳、沈治宏的《现存宋人著述总录》一

书,对我这次修改第一章中的《<西昆集>中作者著述考》《、西昆

后进著述考》两节 ,有很大的帮助。

在我十年前开始进入西昆体研究领域的时候 ,当时相关的

? 7 S

西 昆体研 究

研究成果还很少 ,专著只有曾枣庄先生的一本《论西昆体》,论

文数量也不多,所以我才能取得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 ;可是十年

后的今天,当我去整理、修改本书稿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西昆

体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但有许多单篇论文在学术刊

物上公开发表,又有几本专著问世了,以西昆体作为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选题的也出现了不少。蹉跎 了十年光阴,我已经快赶

不上西昆体研究的步伐了。今天的学术发展速度很快 ,只有不

断进取 ,迎头赶上 ,敢于“预流" ,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否则 ,时

不我待,很容易被学术所淘汰。这是我在整理此书过程中最强

烈 的感触 !

在进行本书中内容的探讨和本书撰写、出版过程中,我得到

了许多前辈和朋友的无私帮助 ,所以在此书出版之际,真诚地向

他们表达我的谢意 ! 我的硕导戴伟华教授对我帮助最大,他不

仅将我引入学术研究的领域 ,还利用在台湾出版专著的机会用

自己的稿费为我购买了一本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的周益忠的论文

集《西昆研究论集》,现在还为我的这本小书赐序。我的博导巩

本栋教授不仅教会我如何去写作一本书,而且鼓励我、帮助我进

行科研,对本书的修改、整理和出版帮助很大。俞为民教授、张

宏生教授曾主持我的硕士论文答辩,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建

议,对我进行西昆体研究、对本书的写作是很大的鼓舞。曾枣庄

教授在我写作硕士论文期间,慨然以所著《论西昆体》和其 日本

访问学者池泽滋子所著的《丁谓研究》相赠,不仅促进了我的硕

士论文写作,也增强了我毕业后进行学术研究的信心。人民文

学出版社的周绚隆、葛云波两位老师,为本书的出版奔走操劳,

付出了大量的劳动。阜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古代文学学科带头

人刘学忠教授非常关心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并为本书出版提供

? 币

资金援助。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的各位同仁曾

在不同的方面给我提供各种帮助。对于以上各位在各个方面曾

给我帮助的前辈、领导、朋友和同事,我在此致以深深趵谢意 !

没有他们,就没有本书的写作,更谈不上出版了。最后,再次向

曾经给我鼓励和帮助的所有人员奉上最诚挚的谢意 !

张明华于阜阳师范学院

2 00 9 年 1 2 月 2 5 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