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色列印象记

中东非洲不了情 作者:陈来元


以色列印象记 我在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工作三年多一些所见所闻印象深刻,至今仍 记忆犹新。 中国情结深厚的犹太人 在以色列,有一部分犹太人有着十分深厚的中国情结,他们成立了一个 "以中友谊协会"的团体,致力于以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工作。他们为什么如此 热衷于以中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呢?原来,他们大多数是在中国出 生、在中国长大的犹太人,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是半个中国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当时全世界共有约 1200 万犹太人 , 被纳粹杀掉的就有约600 万 。 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 , 有一 座十分有名的大屠杀纪念馆,纳粹的暴行在纪念馆中被一一展示出来。凡 是外国代表团访问以色列,都会被东道主首先安排去参观这座纪念馆。凡是 参观过这座纪念馆的人,没有一个不留下犹太人在历史上曾惨遭希特勒残酷 杀害、犹太民族在历史上曾饱受苦难的深刻印象。 当时犹太人在世界各国几 乎都受到歧视,甚至迫害,唯有逃到中国的犹太难民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善 待。他们在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与中国人民一同工作、学习和生活,在中 国繁衍生息,不但不受歧视,还被当作兄弟姐妹得到很好的照顾。他们同中 中东非洲不 了 情 48 >1995年 ,作者在 以 中友协发表讲话。 右为 以 中友协主席考夫曼 国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既从中国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又对中国的 科技、教育、文化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们在中 国的帮助下,又携儿带女,陆续返回以色列或到其他国家与亲人团聚。因此, 他们特别感激中国和中国人民。这些人中当时已有一部分老死,埋葬在中 国,例如以中友谊协会会长考夫曼的父母就葬在哈尔滨。回国的人现在有一 部分也已作古归西。但仍然活着的人,其中多数是当时在中国出生、长大的 孩子们,依然念念不忘中国的好处和中国人民对他们的友爱与帮助,并视中 国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至今,他们中的一些人仍能讲一些不太流利的中国 话。他们中每年都有不少人到中国来扫基祭祖,旅游观光,进行学术、文化交 流和商业活动。 我在以色列工作期间,与以中友谊协会打交道是我的工作任务之一。我 是该协会的常客,该协会有什么活动都请我去参加。协会主席考夫曼夫妇更 是热心人,我多次成为他们家的座上宾。我也到过协会其他不少成员的家中 做客。当然,协会的领导成员和一些朋友也都是大使馆和我的常客。我们相 互频繁走动,经常欢聚,如同走亲戚一般。他们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经 难忘以色列 49 >1993年8月29 日 , 作者 (右 四 )在 以 中友协朋友家做客 常进行互访,还积极推动、协助两国民间经贸文化团组的相互交流和访问, 努力促进两国城市间的友好工作,为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不断添砖加 瓦。我于 1996年离任回国之前,该协会举行了一次大型招待会为我送行。那 一天,协会有大约 200名成员从全国各地赶来为我饿行,那场面之热烈、友 谊之真挚,令我终身难以忘怀。后来,我到莱索托和纳米比亚任职,该协会仍 把它的会刊按时邮寄到我工作的任所。 有《七律》一首记之: 难怪将我当亲人,原来深怀中国情。常忆在华度岁月,不忘田家看双亲 。 文化交流开路队,经济合作排头兵。二百出席招待会,远胜使团送我行。 百里挑一的外交人员 我在以色列从事外交工作,接触相对较多的自然是以色列外交部的官 中东非洲不了 情 50 >员。我发现,以色列的外交官十分精干,工作效率也很高。以色列与世界上一 百几十个国家有外交关系,可它的外交人员,包括在以色列外交部的工作人 员和外派到驻各国使领馆的外交官员一共只有 600多人。以色列外交人员 少而精,在其外交部各个部门都有所体现。例如,外交部东北亚司主管以色 列与中国、日本、韩国和蒙古 4国的外交事务工作对象国不乏世界和亚洲 大国,工作量很大。不说别国,也不说其他,仅中国与以色列高级代表团互 访,每年就多达数十起。但该司的工作人员在正常情况下只有 2人,最多 3 人,有时甚至只有 1人。这一两个或两三个人既要掌握与上述 4国交往的外 交政策,又要处理双边关系中的具体事务;既管日常工作,又管突击任务;既 管内务,又管外勤。当司长的则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有时还是光杆司 令。但他们一专多能,工作起来干脆利落、左右逢源,完成任务都很出色。试 想一下,他们的工作量那么大,如果不具备很高的业务素质和雷厉风行的工 作作风,不讲求办事的高效率,要很好地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 。 我曾向以色列外交部的朋友了解过他们培养少而精外交人员的做法。 据介绍,以色列每年通过考试从全国各地挑选二三十名新人到外交部工作, 作者夫妇与以色列百岁老人合影 难忘以色列 5 1 >而报考的却有两三千人之多,是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考试科目包括两门外 语、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关系史、领事、礼宾业务等等。通过考 试入选的这二三十名高才生虽没有做过一天外交工作,但在掌握搞外交必 备的业务知识方面却都已是很拔尖的了。这些人入部后,先到部内各个司局 实地学习 、熟悉情况 ,待在每个司局的时间一般 1 至 3 个月不等。 这些人在 经过两三年在各司局的摸爬滚打,对外交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便被派到 外交业务的专门研究部门去继续深造。这期间,他们带着在各司局工作实践 中遇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地接受半年时间的强化培训,进一步提 高自己。此后,他们则被安排到某一司局工作 3到 4年,将学到的理论再用 于实践,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经过这么一 个过程,他们便成了既有深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职业外交人员,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被派往驻国外的使领馆工作,都能做到驾轻就熟,真正独 当一面地工作了 。 有《七律》一首记之: 外交人员少而精,部内国外数百人。一个抵几千工作,百里挑一择精英。 实习遍走各司局,深造再当研究生。历来不吃大锅饭,一个萝卡三个坑。 会打仗的军队 以色列在历史上与阿拉伯国家打过 4次大仗即 1948年、 1 956年、 1967 年和 1973年的 4次中东战争。有的中东问题专家把 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 也算作一次中东战争,按这种算法,中东战争一共就有 5次。以色列人口 5∞ 多万 , 国小人少 , 军队规模不可能很大 , 正规军不超过20 万 , 预备役人 数也有限,但每次战争却都是以以色列的胜利而告终的 。 面对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阿拉伯军队,以色列军队当年是如何打仗 的呢?又是如何打赢每一场战争的呢?我在以色列时就此问题进行过研 究,得到的答案是,首先这是美国全面支持、帮助以色列的结果。但仅从以 色列方面来说,它除实行全民皆兵、掌握先进武器外,与以色列军队很会 中东非洲不了情 52 >作者(右)与以色列国防军高级将领交换名片。中为武官许林根大校(后晋升为少将) 打仗不无关系 。 以色列军队打仗常胜不败的秘诀主要有:一是实行军事动员快。一旦 打起仗来,以色列正规军首先快速开赴前线,此后预备役部队紧跟着到位。 以色列实行名副其实的全民皆兵,适龄男女每年都要参加定期培训,且训练 有素。平时预备役军队都按建制组织起来,长官熟悉士兵,士兵了解长宫,枪 支、军服也都发给个人保管。一旦战事发生,他们可立即穿上军装,拿起武 器,成建制地开赴前线,动员速度极快, 24小时内就可到达作战第一线,占 据主动。二是采取速战速决的打法。由于以色列兵源不足,经不起长期作战, 故从战争一开始即以其高科技手段和武器优势,猛打猛攻,一举打败对手, 尽量避免与对手打长期消耗战。三是千方百计把战线推向阿拉伯国家。以色 列面积小,国土狭长,缺乏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将战场推到阿拉伯国家,以 色列军队就可以放开手来打。这样,遭到破坏的都是阿拉伯国家,以军就不 必顾忌砸烂自家的瓶瓶罐罐。四是战争结束前占领阿拉伯国家一片领土,如 以军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南部。这样,以色 难忘以色列 53 >列军队就把战后的防线推到了阿拉伯国家境内,使阿拉伯国家难以对以色 列本土构成直接威胁。第五,未雨绸缪,准备下一仗怎么打。每当一场战争结 束,阿拉伯军队在总结这场战争的经验教训的时候,以色列军队已开始研究 下一场战争如何打、并为打下一场战争做准备了 。 有《西江月》一词赞曰: 四次中东战争,胜利皆属以军。全民皆兵动员快,速战速决胜败。 战线推到别国,不砸自家瓶,罐。战后占敌地一块\\防线建在境外。 沙漠里的农业奇迹 以色列严重缺少淡水资源,是个十分干旱的国家,全国 60%以上的土地 为荒漠。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的命脉。以色列严重缺水,但其农业却十分 发达,种植业、养殖业均高效、高产、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家禽和奶制品等 农产品不仅可满足因移民大量涌入导致人口大量增加的国内市场需要,而 且还大量输出到欧洲等地。以色列农业生产的辉煌成就主要缘于高科技。我 在以色列参观过不少农业项目,印象较深的莫过于先进的滴灌技术和优良 的果蔬品质。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并非一般意义的节水灌溉。当然,首先是要节约水, 将水滴进农作物根部,其量达到足够供其正常生长即可,一点也不浪费。但 除此之外,以色列用于滴灌的水中还溶有肥料、杀虫剂等物质,以确保农作 物的苗壮成长和防治病虫害。肥料的种类、用量的多少根据农作物的品种和 诸如长苗、开花、结实等不同生长阶段加以配制,以确保高产、优质。同样,杀 虫剂也是根据农作物、果树的实际需要而精心配制的。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电 脑控制来实现的 。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好是好,但成本偏高,只有那些高投入高产出的部门 才用得起。 1993年 8月,甘肃省省委书记顾金池率领中共代表团访问以色 *占敌地一块:指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 、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南部。 中东非洲不了情 54 >列,特地要求我为他安排参观滴灌农业项目想看看这种技术是否可用于属 于干旱地区的甘肃。他看后对我发表感慨说"以色列的滴灌技术确实好,但 对甘肃尚不适用。它就好比德国的奔驰车,目前甘肃人尚买不起摩托车,哪 有钱去买汽车,特别是买奔驰车呢? " 以色列的水果、菜蔬不但高产,而且优质。我参观过不少温室大棚,大棚 里用高科技培育出的西红柿和青椒长得比一人一手还要高,果实满枝,摘下 来一尝,肉厚昧美。大棚内无土栽培的各种农作物也生长良好,绿绿青青,果 实累累。以色列果蔬还有一个特别的优点,就是通过高科技处理,其货架期 比较长,大约是一般品种货架期的 1 至 2倍。以色列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无 核柿子,这种柿子其实是从中国引进的,但经高科技改良后,从树上刚摘下 来的青果立即可吃,不但一点不涩,而且甘甜可口。 有《五绝》二首记之: 弹丸沙漠国,农业缺水源。发展高科技,遍地皆滴灌。 其二 麦寂高产量,果蔬长架期。彩棉添新色,奇花输泰西·。 *输泰西:指出口欧洲。 难忘以色列 55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