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挥别奥地利 (7)

终结者:施瓦辛格自传 作者:阿诺德·施瓦辛格


“5先令。”

然后她说:“好吧。好吧。”

我总是会问她的地址,说好日后还钱给她。她通常就只会说:“不,不,你不用还了。下次注意点吧。”虽然有时她也会把地址写下来。当然,我根本没有还钱的意思。我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讨到100先令——差不多4美元。这就足够去玩具店逛逛,然后去看电影,开开心心生活!

计划的漏洞其实是一个学生平日里独自站在大街上很惹人注目的。格拉茨有很多人都认识我父亲。于是不可避免地,有人跟我父亲说:“我今天在城里看见你儿子站在街上,伸手向女人们讨钱。”这在家里引起了很大的骚动,体罚铺天盖地而来,于是我的乞讨生涯结束了。

早期那些离开塔尔的短途旅行点燃了我的梦想。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为做大事而生。我知道在某些方面我能成为顶尖角色——虽然我不知道哪方面——那会让我成名。美国是最强大的国家,所以我要去那里。

十岁的孩子有些宏伟的梦想不足为奇。但是去美国的想法对我来说就像个启示,我对此十分认真。我会时不时跟人说。在车站等车的时候,我跟一个比我大两岁的女孩说:“我要去美国。”然后她会看看我,说:“好啊,行啊,阿诺德。”孩子们对我的言论已经习以为常,只是觉得我很怪,但是我没有停止跟周围的人分享我的计划:我的父母、老师和邻居都是我的听众。

福禄贝尔学校当时还没准备好向世界输送顶尖人才。它只是一所高等小学,或者说普通的学校,以培养孩子们走上平凡工作的道路为宗旨。男生和女生被分开安排在楼的两侧。学生在这里学习基础的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宗教、现代语言、艺术、音乐和其他,但是教学的进度比以升学为目的的学校慢,在那些学校里孩子们将来要去上大学或者技术学院。而读完高等小学一般意味着毕业后去上职业学院,或者去商铺当学徒,或者直接加入劳动人口的大军。不过,这里的老师非常注重培养我们的智力和丰富我们的生活。他们放电影,邀请歌剧演员来表演,给我们介绍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等。

我对世界的一切都很好奇,于是学校的生活对我来说不成问题。我上课,做功课,坐在教室正中间——这对我的一些同学来说更像是令人讨厌的重活。另一方面,数学也容易;我记数准确,心算也不错。

学校的纪律跟家里的没什么不同。老师跟父母下手一样重。一个孩子偷人家的笔被发现了,学校的牧师用教义问答手册扇他,他耳鸣了好几个小时。数学老师打我朋友的后脑勺用力过度,致使他的头磕在课桌上,磕掉了两颗门牙。现在的家长会跟以前不同,老师和家长对谈,为了不让孩子感到尴尬。我们那个时候,班里三十个孩子都得在自己课桌旁坐好,老师会说:“这是你们的作业。家长来开会的时候,你们就把作业写好。”家长一个接一个走进来:农场主妇,在工厂做工的父亲。每次的光景都一样。他们十分尊敬地跟老师打过招呼后坐下来,老师把一些东西摆在桌上,小声地跟他们讨论孩子的表现情况。你会听到那个父亲说:“但是有时候他也捣乱吧?”他转过身来,盯着他的孩子,然后走过来扇他孩子的巴掌,下手很重,接着走回老师身边。我们都能猜到这些步骤,早就窃笑得不行。

然后我能听到我父亲上楼梯。我听得出他的脚步声——他穿着警靴。他穿着制服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这回是老师站起来表示尊敬,因为他是警官先生。他们坐下聊了一阵子,这下轮到我遭殃了:我父亲看着我,走过来,左手揪着我的头发,然后“嘭”地用右手揍我一拳。然后他一言不发地走出门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