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方博弈下没有简单的你死我活(1)

隐忍的老虎 司马懿 作者:陆杰峰


就在曹丕为巩固世子地位拼命奋战的时候,荆襄地区的战况也进入了白热化。

水淹七军之后,樊城守军也跟着成了汤泡饭,曹仁一边望着关羽耀武扬威,一边找出湿漉漉的帛书给曹操写信。

襄阳的吕常又被关羽分兵包围了,不过他运气好些,至少没有被水泡着。

紧接着更坏的消息传来,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

对于这两个人司马懿一直不看好,曾经跟曹操进言说这两人一个粗暴,一个骄奢,都不是坐镇一方的那块料,曹操不听,司马懿也就照例没有坚持,结果证明,这两人果然是不堪大用。

十月,陆浑民孙狼等作乱,杀死了县主簿,向南归附关羽。关羽授给孙狼官印,给他军队,让他当了个敌后武工队队长。有了这个先例,此时许昌以南的梁郏、陆浑群盗,纷纷接受关羽的印号,给关羽打工。

一时之间,关于军势大盛,威震华夏。

曹操坐不住了,决定亲自率领麾下六大兵团(六军)南下增援。

司马懿心底里并不赞同曹操亲征,从曹丕的立场上考虑,万一曹操在征战途中有个三长两短,曹魏局势必然产生动荡,这个时候曹彰或者曹植的党羽暴起发难的话,曹丕的合法继承权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但是似乎所有人都赞同曹操亲征,他该不该做出头鸟呢?司马懿很纠结。

幸好他没有纠结太久,侍中桓阶抢先站出来进言:“大王认为曹仁能力过关吗?”

曹操的回答很干脆:“是的。”。

桓阶又问:“那么大王是恐怕曹仁、吕常磨洋工吗?”

曹操依然干脆:“不是。”

桓阶追问:“那么为什么您要带着六军亲征?”

曹操想了想,回答说:“我担心敌人太多,徐晃他镇不住场子。”

桓阶摇摇头:“大王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曹仁能在樊城撑那么久。”

没等曹操回答,桓阶就自问自答说:“那是因为他们相信大王您的主力兵团在远处作外援,给了他们希望。”

“没错。”曹操点点头。

“那么大王您就应该继续控制六军坐镇战场之外,显示我们还有多余的军力,为什么要亲自把所有筹码都押进战场里面呢。”

桓阶的话说进曹操心里去了,曹操同意了桓阶的话,没有动六军,只是先后派遣殷署、朱盖等共十二营军队到徐晃那里增援。

司马懿松了口气,心里却在叹息曹操果然老了,战局还没到关键的时刻就迫不及待想把压箱底的预备队打出去,在曹操一生的戎马生涯中,很少见到他有这么手忙脚乱的时候。

尽管曹操不再提亲征的事儿,但是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决战心里还是没谱,一旦荆襄失守,整个曹魏王国的南大门都会像关羽敞开,而都城许昌首当其冲。

因此曹操提议,要不咱们迁都吧,离战场远一点,然后跟关羽拼个你死我活。

从汉中之战开始,曹操就在保守主义的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曹操的这一提议自然会招到很多人反对。

司马懿不喜欢当出头鸟,但是不介意成为众多出头鸟的其中一员,于是他上前进谏:“大王,之前于禁兵团覆灭根本原因还是汉水暴涨,而不是因为真的打不过关羽,这件事情也并没有伤到我们的元气,根本没必要迁都啊。”

曹操一看,呵,这不是那个老躲在人堆里的司马懿吗,怎么这次连你都出来说话了?我记得你上次反对我还是在汉中之战的时候,我没听你的,结果丢了汉中,给了关羽嚣张的本钱,今天你又站出来反对我,看来你是胸有成竹了。

司马懿继续侃侃而谈:“现在可不是我们跟关羽你死我活的时候,大王别忘了东南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孙吴呢。”

没错,既然叫三国,那么所有的游戏都有三个玩家,曹魏忙着跟蜀汉死磕,却没发现孙吴手里摇着骰子,早就跃跃欲试了。曹操赞许地点点头,示意司马懿说下去。

“刘备和孙权,从外表看关系密切,实际上孙权把刘备恨地牙痒痒,关羽得志,孙权必然不愿意。所以,我们可以派人劝孙权威胁关羽的后方,答应孙权把荆州南部的土地都给他,这样樊城之围自然就解除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