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按创作规律的解析(1)

楼外寻梦:红楼女性赏析(续编) 作者:宋歌


《红楼梦》是什么?这是问题吗?是!因为关于《红楼梦》究竟写了什么,二百多年来有许多说法,有人说它是写清康熙武英殿大学士明珠家事,宝玉即其子纳兰容若;有人说它是影射顺治帝和董鄂妃;有人说它写明清民族斗争,“吊明之亡,揭清之失”;有人说它是曹雪芹的自叙传……直到现在,还有人说它是一部密电码;有人说它是一张沿北大未名湖的寻宝图;有人说它隐藏着清朝康雍乾三朝的宫廷斗争。然则,《红楼梦》到底为何物?很简单,它就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作为已出版八部长篇小说和四部中篇小说集的宋歌,很自然地没有把它当作密电码或推背图,而是把它看作曹雪芹经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的一部长篇小说,他的笔,犹如庖丁的解牛刀,是顺着现实主义创作规律的纹理,解析曹氏的创作意图、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的,读者便沿着他踏出的柳径花蹊,欣赏《红楼梦》琳琅满目的风光。

第一,《红楼梦》是现实的艺术反映。

和所有文学艺术作品一样,《红楼梦》不是作者凭空臆造的,是康雍乾社会现实在曹雪芹头脑中的反映,如果没有当年曹家江南织造,秦淮繁华,亏空抄家,到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经历,就不会有《红楼梦》。作品之所以成功,是和作者的经历和对题材的熟悉分不开的。他在分析刘姥姥人物形象时,特别指出作者在现实中曾经接触过这类人物:

她的形象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和本色,原因就是作者对于这样的人物有过接触,对她们了解得很深,所以作者在描写这样人物的时候,举手投足间已见性格。

也就是这个形象来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但同样的生活经历,为什么别人写不出伟大的作品呢?还有作家的头脑——先进思想与艺术才能亦即作家典型化的过程。为了让读者明白这个道理,他引用了刘敬圻先生一段话,并在引文后说:

这段引文有极强的概括性,它深刻地说明了曹雪芹为什么写下《红楼梦》,因为他曾遭遇了大不幸,与书中人物的遭际感同身受,他是带着伤、流着血、和着泪写下这些文字的,这是一部血写的书……

曹雪芹取材于自己“遭遇的大不幸”生活,加以艺术处理,所以才能与其“感同身受”,才能使作品取得成功。

第二,揭示环境对性格形成的重要。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卷,第462页。)

宋歌曾经多次按着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人物赖以产生和生存的典型环境,所以他在评论《红楼梦》时也轻车熟路地告诉我们,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的诸般影响决定人物的命运:

一切悲剧的发生都是环境、条件、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的巧妙配合。如果这些因素排除了或然性而可怕地交织在一起,那么一场悲剧想躲也难以躲过。

他以尤二姐为例:

我们可以责备尤二姐的性格懦弱,却不能说她原本就是一个淫荡之人,一切都是环境使然。“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此非他,水土异也。我们不妨逆向想一下,如果贾府果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诗礼”之家,子弟均以“仁义礼智信”为行为准则,那么自然就不会在这个“诗礼簪缨”之族有淫荡败行的行为存在,尤二姐就可以有个清白之身,可以毫无愧色地面对后人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