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二、抗美援朝(15)

毛泽东与彭德怀 作者:少华


斯大林代表苏方表明对停战谈判的态度。他说:“没有必要同意美国的方案,这是立场问题。关于遣返战俘,可以扣留美军、南朝鲜一样比例的战俘,或者扣留比比例少一半的战俘,直到交换完毕。”

约见是在克里姆林宫进行的。结束会谈后,宾主一起来到斯大林的别墅赴宴。在宴会时,斯大林给予彭德怀特殊的礼遇。给其他中朝领导人敬酒,他只浅浅地抿了一小口,给彭德怀敬酒时,两人都倒了一大杯白酒,碰杯,一饮而尽,然后发出开怀的笑声。

宴会持续了四个多小时。深夜时,宾主尽欢而散。出门时,中朝领导人相互礼让。金日成把周恩来推到前面,彭德怀又把金日成推到前面。

正在推让的时候,斯大林意犹未尽,叫中方翻译师哲把彭德怀请回来,两人信步在大厅里散步,有说有笑。

斯大林通过这些礼遇,是想表达对中朝联军及其统帅彭德怀的尊敬。但是,庐山会议之后,他和斯大林的交谈被人攻击为“个人英雄主义”和“里通外国”。

几天后,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邀请中国代表团。这次会谈从一开始就有些蹊巧。中方出席会谈的有代表团正副团长周恩来、陈云、李富春和彭德怀,苏共则是全体中央委员出席。

在就一五计划简单地交换意见后,斯大林突然表情严肃地问彭德怀:“你们是不是在朝鲜杀过俘虏?你们知不知道国际上有公约不许杀俘虏?”

大厅顿时静寂无声,众人把目光集中到彭德怀身上。

彭德怀不动声色地坐着,不作任何解释或回答。

继斯大林之后,苏共中央委员跟上来追问:

“杀过没有?”

“杀了几个?”

“请正面回答。”

彭德怀仍然不发一言。很显然,这次会谈是有预谋的安排,斯大林和苏共中央听信不实之词,准备集体会审彭德怀。

苏共要人们急了:“你不能不表态。只要说一句话就够了:杀过,还是没有。”

任凭他们说得嘴干舌躁,彭德怀始终一个态度:不理睬。

看到彭德怀一人硬顶苏共全体中央委员,周恩来和其他中国领导人也很焦急,想帮忙又不了解情况,于是也催促道:“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彭德怀还是闷坐在那里打哑谜。

大厅里乱纷纷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说话,有的劝说,有的追问,有的激将,有的诱导。由于俄语翻译中方和苏方都只有一个,面对七嘴八舌的局面,根本译不过来。

苏方翻译费德林实在应付不来,站起来说:“请你们稍停一下,让我把你们这会儿各自说的意思向大家介绍一下,否则你们互相都不了解对方说了些什么,怎么继续谈呢?”

苏共中央委员集体为斯大林助威,劝说了一个小时,仍然撬不开彭德怀紧闭的嘴巴。

不得已,斯大林宣布散会,然后把所有的人接到自己的别墅赴宴。餐桌上,彭德怀照吃照喝,神色平静。

餐后,斯大林把彭德怀和中方翻译师哲单独请到客厅的一角,又问道:“你们究竟杀没杀俘虏?杀了几个?”

彭德怀可以就其他问题与苏方侃侃而谈,唯独不理这个话题。

斯大林用亲密的口吻,说:“你就告诉我一个人,咱俩悄悄地说,我绝不告诉别人。”

彭德怀打量客厅的摆设,不搭腔。

斯大林不甘心:“我只要你说一个字:‘是’,还是‘否’?”

别说一个字,半个字都没有。

斯大林非常恼火,但在倔强的彭德怀面前也无计可施,只好自打圆场:“你不要以为我心疼美国人,我一点也不喜欢他们。你们在前方、在战场上杀他们几千几万,我才高兴哩!但是,不能杀俘虏。否则消息传到外国去,我们在政治上就输光了。因为这是国际公约所不允许的。”

说完,他拉着彭德怀的手,好像如释重负的样子,有说有笑地走向人群。

其实斯大林也猜到了其中的原因,更加敬佩彭德怀维护中朝团结的用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