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自述平民教育(2)

当教育界群星闪耀时 作者:赵婕 刘杨


今欲补救,有两要件:第一,即要有教育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平民教育的工具即好课本。工具应按照两原则:(一)即在最短时间得最多知识。因平民在衣食上奔走,无时读书,必须于最短时间得最多知识。(二)所学即所用,所用即所学。5年前余对此稍有研究。课本根据应用之字。毕业之后又修改之。一方根据教育原理,一方根据经验。陈鹤琴先生归国,以科学方法将古今白话文字搜集,逐字统计,看字之次数,以定其通用程度,共得3 000多字。与我在法研究结果相较,千字中相同的,有800多字。一方根据经验,一方用科学方法去研究。据研究结果,知道“的”一个字最通用。将这些字编为“平民千字课”,拿这些生字编成课文,都是平民应用的知识。第二要件即推行的方法。有了工具就要想推行。其法即将热心平民教育的人,集合起来进行。因为这事非一人所能办的,要全城热心的人群策群力,实行全城平民教育大运动。譬如在北京办,不是拿到哪个机关去办,是要把全城热心平民教育的人召集起来,组织全城平民教育委员总会。内中又分各委员会,分头执行。

工具有了,方法有了,但不知适用与否,所以先要实验。此运动发动在上海,但上海不能代表中国,所以要找一个能代表中国多数城市的地方实验。因此找到长沙。我去年2月去,3月开学。其办法即召集各界开全城大会,组织委员会。委员70多人,分5委员会,即经济、教员、学生、公布、校舍5委员会。分全城为52队劝学所,以15岁以上学生组织之,每队 4人,分队进行。初招1 000人,在100班,读1 000字。3日之内,共得学生1 900余人,男的有1 400人。教员得120人,男的有80人,女的有40人。地点有70多处,在学校、公会、庙宇等。教员系纯尽义务,每月数元盫马津贴。每晚教2小时,星期日不教,共92次,读1 000字之课。3月15号开课,7月15号举行毕业试验。上课的学生共有1 300人,应考的有1 200人,考取的有960人(男生)。由省长发文凭。

为使全城的人识字。去年9月,长沙又招2 000学生,有1 000毕业。现仍继续进行。这学生的年龄从9岁起到42岁,80%是15岁到20岁。这1 000多人的职业共有56种。

我除了到中央城市而外,又到山东烟台。一切仍如长沙的办法。共召集2 000学生,其中男的有1 600人,女的有600人。为期也是4个月。从3月起到8月1日行毕业试验。今晚的影片就是烟台平民教育的状况。他们的年龄是7岁到67岁,大多数是15 岁至25岁,多数为工人。这是华北的平民教育运动。诸位恐怕要发生两个疑问。在大城市办是容易的,但是小城市与乡间识字人少,能教的又少,而且经费又不足,将如之何?所以要收好结果,就要教者少而被教者多。因此我想及在法可用幻灯教授,或者我们也可以用之于中国。在浙江嘉兴我们试为幻灯教授,一个教员可教200学生。中国人不识字的,相聚时每好谈话,若用幻灯,则可使他们集中注意力。用幻灯教授,有两原则:(一)引起兴味。(二)给学生甚多的影响。

在用课本之前,先用图画。课本分三层。即图课字。图为已知,课为未知,故合原理。此种教法有许多益处。第一,即在图画之能引起兴味。又幻灯白布上的字甚大,人所得的知识,85%是自目入,所以影响大。如使学生口念,则目能受影响。幻灯之后,叫学生习字,又受一种影响。有眼、耳、喉、手、口,五种影响,则无不能学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