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吴用高价卦与吉芬现象(2)

《水浒传》里的经济学 作者:王法争


回到吴用给卢俊义算卦的故事上来,名不见经传的“道士”吴用打出“讲命谈天,卦金一两”旗号,也就是说一个普通的算命先生在街上高喊600元给人算一卦,应该说这个价格还是相当不菲的。可是,大户人家的大掌柜卢俊义看重的就是这高价。

应该说,吴用摸透了卢俊义的心理,才用这个定价方法赢得了这笔“生意”。教书先生出身的吴用,一不小心运用了现代经济学上的一个原理——吉芬效应(Giffen Goods Effect)——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针对某些产品“价格升销量大、价格降销量小”的现象,得出某些情况下出现的“买涨不买落,买贵不买贱”的消费心理。

在经济学中,需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量减少。这是绝大多数人所共知的道理。但是,1845年在爱尔兰大饥荒时期,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马铃薯价格在上升,但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吉芬观察到了这种与需求定理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就被经济学界称为“吉芬之谜”,而具有这种特点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

在《水浒传》里,吴用就把他的“卦”成功地塑造成了一种吉芬商品,并顺利地让卢俊义对其产生了好感,使得买卖得以成交,为卢俊义最终上梁山埋下了伏笔。

另外,吴用的这个定价策略也符合奢侈品的价格制定模式。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但是由于这一种身份的象征,具有炫耀性,又具有独特性与稀缺性,追随者众多。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奢侈品的需求与价格是正比例关系:价格越高,对这种产品的需求也越大。

奢侈品定价实际上就是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一场心理游戏。低调设计、作坊式生产、限量订制……奢侈品牌苦心经营的这一系列标签无不让消费者感觉到神秘。吴用在给卢俊义算命之前也是煞费苦心,除了高昂的定价,还有一大串设计好的“广告语”以及李逵特殊装扮营造出来的神秘氛围,这一切给卢俊义的感觉就是,这个算命者非同一般,不但顺利使“买卖”成交,而且发自内心地产生了信任。卢后来不听燕青相劝执意赴泰山进香,在这里已经有了心理基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