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的挚友(2)

有梦不怕路远 作者:矢野浩二


还有,也许因为有在日本长时间生活的经历,小徐能够更加理性全面地看到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多事都是在他潜移默化之下我才了解。比如,在中国“AA制”并不普遍,吃饭的时候不说“我开动了”,也并不关心路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些作为日本人的我根本想象不到的中国习惯,他都认真地一一为我说明了。

“中国人很少会随便说‘谢谢’。”有一天,我正感谢小徐请我吃饭的时候,他忽然这样对我说,“在中国,‘谢谢’这句话一般并不会对亲近的人说,中国人一般认为请客的人结账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你说“谢谢”,那么中国人会有被拉开距离的感觉。”

“那么,想表达感谢的心情时该怎么说?”我有点惊讶。

“什么都不用说就好,这对日本人来说应该会比较难。”小徐的脸上浮现友善的笑容,然后问我,“‘不客气’这句话你知道吗?”

“不客气”就是“いいえ、どういたしまして(日文)”的意思,是很基础的汉语词语。虽然当时的我并不会太多汉语,可是也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

接下来,小徐却告诉我,“不客气”这个词语使用的地方不对可能会招致误会,特别是日本人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关系亲近的人对你说“不客气”时,有着强烈的“放松点”或“不用客气”的意味,甚至还带有“你也太冷淡了”“别这么害怕”之类比较负面的情感。

之前虽然说“中国人喜欢不拘泥”,但中国不可能没有重视礼仪的习惯。毕竟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但是,朋友绝不会太拘泥礼节,如果礼节做得太过反而被认为“太见外了”。不说“谢谢你”的习惯正表现了这一点。

就像日语里有些词有另一层意思一样,汉语里的言外之意也是很难从教科书和入门指南里学到的。没有小徐的话,我不仅不可能知道这些,大概也绝不会接触到这些与日本迥异的中国文化吧。

知道了这些细节之后,每当有人告诉我说“不用说‘谢谢’”的时候,我都很开心。因为这意味着我再一次结交到了中国朋友,意味着又有人拿我当亲近的人。就像我对小徐十分信赖一样。

当时的我已经年过30,而且在这异国他乡,我根本想不到会遇到能结下这般友情的人。事实上,我和小徐的友谊从那时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虽然了解了这些细节,可是对于生养于重视礼节和谦辞的日本的我来说,不说“谢谢”是一项相当辛苦的修行。对方为我做了什么之后,我无意识地就会说“谢谢”。不光是我,大概这是大多数日本人刻在心里的本能吧。

从那天之后,每当我对小徐说了“谢谢”,小徐一定会苦笑着说“又说了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