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洋机工(1)

红锥叶——父辈的西南运输总处抗战岁月 作者:庄崚


新处另一重大任务是由陈质平联络华侨招送了八批数百名华侨司机回国参加滇缅公路运输。

1938年7月时任西南运输总处新加坡分处处长的陈质平致函陈嘉庚:“奉总处宋主任东越代电拟请陈嘉庚先生代为招募华侨司机二百名。担任战区械弹给养补充输送事宜。任务至为重要,务祁惠赐代办,以裨战局。”(云南省档案馆,全宗54,目录2,卷号71)

陈嘉庚随即发布《南侨总会第六号通告》,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踊跃报名回国服务,与祖国同胞并肩抗战。这个通告很快就传遍东南亚各国,在广大侨胞中掀起一轮争相回国投身抗战的热潮。

新马、荷印及暹罗等地华侨青壮年踊跃应募,组成了在中华华侨史上著名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在记述南洋机工事迹的专著《再会吧南洋》中有这样的记述:“1937年,日寇全面入侵我中华,国土沦陷,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800万南洋华侨义愤填膺,同仇敌忾,积极投身于抗战热潮之中。远在南洋45埠的168名代表,于1938年10月齐集新加坡开会,大会通过一项庄严的《宣言》,号召800万南洋华侨精诚团结,誓为祖国政府后盾,出钱出力,支援抗战。当时,普通司机、修理工、富家子弟、工程师、大学生纷纷唱着‘再见吧,南洋’,奔赴滇缅公路。有的不满20岁却虚报年龄;有的与未婚妻约好胜利后再相会;有的瞒着家人秘密报名,只在临行前留下一封家书。”(陈达娅、陈勇:《再会吧南洋》,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版)

第一批80名南洋机工号称“80先锋”,于1939年2月18日率先登上回国抗战征程,总领队为廖国雄、白清泉;陈质平处长亲自参加欢送仪式,盛赞南洋机工“80先锋”的爱国义举并敬酒。

第二批207名,于3月16日出发,总领队钟运煕,《再会吧南洋》一书作者陈达娅的父亲陈昭藻,以及当时为陈嘉庚所表扬、后来又在仰光及八募与父亲并肩抢运突围的王文松都在这一批中。

第三批594名,于3月27日出发,是奔赴抗战运输线人数最多的一批,总领队钟运煕;第四批158名,于4月10日出发,总领队连文嬴;第五批530名,于5月22日出发,总领队钟棒祥;第六批124名,于6月19日出发,总领队叶子英;第七批118名,于7月13日出发,总领队唐萍;第八批336名,于7月17日出发,总领队黄景镇,《再会吧南洋》另一名作者陈勇的父亲陈邦兴参加在这一批中;第九批507名,于8月14日出发,他们是最后一批成建制投身祖国抗战的华侨机工。

父亲参加了第一批至第五批南洋机工义无反顾回国抗战的接待和欢送工作,为他们的报国热情和无畏精神深受感动。时隔多年,父亲还深有感触地赞扬说:“当时华侨爱国热忱极高,司机及技工都自动踊跃报名,满怀报国热情,共御外侮。”

父亲印象较深的是一个叫苏圻来的青年华侨,不过首先见到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母亲。苏圻来的母亲不知怎么知道了西南运输总处新加坡分处的地址,找了过来,分处总共没几个人,又忙得团团转,当时都不在办公室,就叫父亲接待一下。原来当时在一家修车行当学徒的苏圻来没有与父母亲和家人商量,就自己直接到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去报了名,母亲当然不愿意,就来告状。当了解苏圻来是家里的独子,他父母亲身体又不好等情况后,父亲就表示,一定会将这些情况向上级反映,劝阻苏圻来,并还记下了他家的地址,好像是在沈大道的芽笼附近。

经请示后,父亲将这些情况向南侨总会负责招募工作的人员作了通报,并传达了新加坡分处的意见,即建议当地总会在肯定苏圻来爱国热情的同时,考虑到其本人的实际情况不予录取。打完电话父亲心想这件事就算了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