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1)

先贤与中国 作者:刘小川


民以食为天。华夏民族的食物精细化足以上溯到几千年前,食材何止万种,烹调技术无限多。中国人味蕾之发达称冠全球,未来也不可能受挑战。

古今优秀人物中,不乏饮食文化的推动者,享受美食又创造美食。他们另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主张节俭,严防奢靡,呵护大地的生长力。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中国人的衣住行,受西方影响大,衣和行受益较多,而互相分隔的居住方式利弊参半:保障了私密空间,妨碍了交往空间——邻居这个词,大抵已经死掉,老死不相往来的格局,恐怕未来数十年难以改观——但愿不要更糟糕。好在最为重要的食,受欧美诸国影响最小。这使本土性的生活方式尚能持久。笔者的一些移居国外的朋友,抱怨那些汉堡包三明治之类,日复一日吃得吐清口水。他们回国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吃个痛快,地沟油、催长素、转基因也顾不得了。到四川来吃地道的川菜,回锅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扣肉……文雅的吃相也顾不得了,筷子夹不停,吃得日长三斤,说是回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再吐清口水减肥。

农耕文明七八千年,把中国人的吃的艺术发挥到极致。八大菜系,各因地域、风俗的差异而缓慢形成,食材何止万种,烹饪的方法无穷无尽。饕餮是神话传说中的贪吃之兽,好吃嘴(眉山土话)苏东坡自号“老饕”,一生半中国,吃遍了大江南北。

厨师一词,古已有之,尊称的意味明显,与百工区别开来。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中讲孔圣人饮食习惯的这句话,影响甚巨,为千百年的食物精细化推波助澜。中国人味蕾之发达,肯定是全球之最。一个西洋人,哪能分辨五花八门的肉丝、肉片、肉丸子。如同汉字之状物,写意,象形,传神,妙到毫厘,同样独步世界。语言的分化与食物的细化显然具有同构关系。

这种同构关系尚待深入考察,本文聊备一说。

“语言是存在的家。”华夏民族首先栖身于汉语,汉语巨大的凝聚力始终维系着大一统的总方向,百折不回。其次便是吃。有此二者,中国人将永远是骄傲的中国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