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拉伯惊雷:2011年埃及篇 14

中东现场 作者:张翠容


可是,一位专门研究石油政治经济学的美国记者威廉·恩道尔 (William Engdahl) ,他在埃及革命爆发后的2月7日撰写了一篇文章《埃及革命:大中东的创造性毁灭》(Egypt’s Revolution-Creative Destruction For A ‘Greater Middle East’?),揭露穆巴拉克被美国抛弃的内情,不是由于顺应民情,而是上述的大中东计划之一部分,最终目的是要用民主改造中东,控制中东。是耶?非耶?

我回到解放广场上,这一个充满符号象征的广场,人头转动,而不同的人对今场革命也有不同的想象。

世俗自由派寄望埃及融入世界主流现代价值;伊斯兰主义者梦想埃及回归伊斯兰信仰并作为国家的规范;社会主义者对工人阶级重拾力量,以及对迈向更公平的社会充满憧憬;小资本家当然乐见市场得以解放开启动力。至于前朝臣子和军方要员,他们则希望能够顺利过渡到新埃及的权力中心去。

无论如何,大家都说年轻人在埃及变天中,扮演了领军的角色,例如从“四月六日运动”到“一月二十五日运动”。事实上,不仅埃及,在21世纪新年代的社会变革里,年轻人在世界各地都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我辛苦地找上有关年轻人了解究竟。

当我相约埃及“四月六日运动”的一位骨干成员阿积宝(Ahmed Abdrabo)见面时,他请我在开罗解放广场旁一间快餐厅等他。2011年3月4日,当天是星期五,伊斯兰休息日,人群早已占据了整个广场。我从旅馆向广场出发,沿路有人高喊各种各样的口号,越近广场人数越多,人们又回到广场搭帐棚,通宵抗议了。

从解放广场往外望,有不少政府机构。为什么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人还不愿离开?就是要提醒过渡政府,在权力核心包围下的解放广场,人民仍然团结一致,而革命还在进行中,直至所有旧政权人物下台,一个全新面貌的自由埃及出现为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