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02年 (德国)特奥多尔·蒙森

桂冠——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肖像和传略 作者:高莽


Theodor Mommsen (1817 — 1903)

(德国)特奥多尔·蒙森

特奥多尔·蒙森,德国古典学者、法学家、历史学家、记者、政治家、考古学家和文学家。生于德国石勒苏益格南部的加尔丁,父亲是新教牧师,母亲是教师,家中有良好的教育气氛。青少年时期随父亲在荷尔斯泰因的奥尔德律斯度过。中学毕业后,于1838年考入基尔大学,攻读法律,获哲学博士学位。在大学期间,他显示出多方面的兴趣,包括政治和诗歌。二十六岁时,他与弟弟以及作家特奥多尔·施托姆共同出版过诗集《三友歌集》(1843)。后来,他开始将注意力投向古罗马研究。

1844年,他获得丹麦国王的奖学金,得以取道法国赴意大利考察旅行。1847年回国。1848年革命开始后,他担任《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报》编辑,参与政治活动。不过他的兴趣还是历史研究,所以随后他接受聘任,前往莱比锡大学担任法学教授。1849年5月,因参加萨克森起义,被解除莱比锡大学教授职务,险些被投入监狱。1852年,他受邀到瑞士苏黎世大学讲授法律学。1854年又到布莱斯劳大学任法学教授。在此期间,他的《罗马史》前三卷分别于1854年、1855年、1856年出版,使他一举成名。

1858年,他前往柏林,应聘就职于普鲁士科学院。1861年,他成为柏林大学教授,讲授罗马史。1874年,他被任命为普鲁士科学院哲学历史部常务秘书。1873至1879年任普鲁士议会议员,1881至1884年任德意志帝国议会议员。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后期的主要著作:1859年出版《罗马编年史》;1860年出版《罗马钱币史》;1863年,他主持编撰的《拉丁铭文集成》开始陆续出版;1871年开始出版《罗马国家法》,直到1888才出完。

1885年,蒙森完成了《罗马史》第五卷。该书是他三十余年心血的结晶,以栩栩如生的笔调描写了历时一千多年的古代文明大国的历史。《罗马史》的宏大气魄和作者广博的学识以及杰出的艺术才华,甚至使他的政敌俾斯麦也曾当面向他表示钦佩。这部浩瀚巨著的叙述风格活泼生动,想象力惊人。他在书中曾说,想象力不仅是诗,而且是历史的母亲。

蒙森勤勉好学,极其刻苦,学识渊博,精力充沛,加上文字优美,一生创作极丰;他还翻译过意大利诗人卡尔杜齐和吉亚科萨的作品。

1902年,瑞典学院将第二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蒙森,以表彰这位“现存的最伟大的历史写作艺术大师”;授奖词称赞他:“以强有力的风格表达了他在罗马法、语言学、钱币学以及铭文学各方面的渊博学识,他生动地再现了罗马历史,并使历史成为艺术科学的和谐统一体。”

这位耄耋老人得奖后的第二年,即1903年10月1日,他八十六岁生日前夕,在柏林夏洛腾堡寓所书房爬梯子找书时,突然中风倒下,与世长辞。

在我国,199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罗马史》第一卷,2004年、2005年又出版了第二、第三卷;1997年,漓江出版社出版了《罗马史》选译本《罗马风云》。

1982年,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了《罗马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