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21年 (法国)阿纳托尔·法朗士

桂冠——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肖像和传略 作者:高莽


Anatole France (1844 — 1924)

(法国)阿纳托尔·法朗士

阿纳托尔·法朗士,法国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巴黎一个著名书商家庭,是独生子。他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一般,喜欢在家中和书店翻阅旧书,跟历史专家们谈天论地。在他自传性的小说《友人的书》(1885)等中,记录了他青少年时代的生活。

1862年他离开中学后,开始为报刊撰稿,参加帕尔纳斯派诗歌团体活动。1873年出版第一本《金色诗集》。1876年出版三幕诗体悲剧《科斯林人的婚礼》,剧中把基督刻画成毁灭人间爱情的元凶。

三十几岁后,他开始重视国内外重大事件,写了几部借古讽今的故事,出版了四卷本评论集《文学生活》(1888—1892)。

1879年法朗士与一银行高级职员的女儿结婚,对方带来了丰厚的嫁妆。此后他不再写诗,专写小说。1881年出版长篇小说《波纳尔之罪》,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1890年发表《黛依丝》,这本书的畅销使他在经济上有了较大的转折,终于脱离了公职和新闻界,专心从事写作。

1894年,法国政府制造了“德雷福斯事件”,判处一名无辜的犹太血统军官德雷福斯犯有卖国罪。法朗士和左拉伸张正义,为德雷福斯辩护。此事持续了十年之久,1906年,德雷福斯冤案终于得到昭雪。于是,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四部曲,对德雷福斯冤案作出直接反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比牢狱更可怕的残酷现实。

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为长篇四部曲《现代史话》,短篇小说《克兰比尔》(1901)和长篇小说《在白石上》(1904)。

1906年发表杂文集《走向更美好的生活》。1908年发表讽刺小说《企鹅岛》,展示了作家杰出的才能:温和和幽默、新奇的技巧、对人类行为敏锐的观察。这是他创作的旺盛期。同年发表历史著作《贞德传》。

1912年,法朗士出版了他最杰出的作品历史小说《诸神渴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这位年已古稀的作家陷入迷惘之中,除了一些自传性的作品外,几乎无甚成果。他试图把和平主义信仰与所爱的祖国利益协调起来,而祖国却卷入了他所反对的战争中。

他一生最后十年各种荣誉纷至沓来。1921年,法朗士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赞誉他那令人敬佩的才智,用一种“看似简单明了而又最优雅的古典风格表达他对人类虚伪的抨击和对人类痛苦的同情”。

此后,他的创作力近乎枯竭,晚年只致力于修订前作。法朗士多才多产,除了七部长篇小说、五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剧本外,还写了大量的文艺评论。法朗士逝世后,法国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早在1936年我国就出版了法朗士的《泰绮思》;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出版的作品有:《法朗士短篇小说集》(1956),《诸神渴了》(1956),《企鹅岛》(1981),《黛依丝》(1982),法朗士文集《天使的叛变》(1989), 《法朗士小说选》(网格本,1992),《法朗士精选集》(1997)等等。

台湾也出版过他的《短篇小说集》和《黛依丝》(译名为《泰绮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