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动十分(8)

我在台湾 我正青春 作者:蔡博艺


我听他讲得轻描淡写,好像手术只是类似把大象放进冰箱的过程一样,先把肚子剖开,放点东西进去,再把肚子缝上。我一边听他讲一边想象手术过程和因为失误带来的痛楚,觉得如果是我,一定痛到想死。我问他:“你觉得痛吗?”他还是一副无谓的样子,把头抬得高高地说:“痛啊,快痛死我了。我从小到大都没这么痛过。但没事啊,一定会过去的。”我看着他的样子,突然觉得他年轻了二十岁,像个倔强的青年,就像是他们当年改造天灯时一样。改造的过程很困难,困难地让人快绝望,他从小到大都没遇到过这么难的事情,但是他还是把头抬得高高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大家说:“没事啊,一定会成功的。”

我们在病房里聊了很久,开始讲话的主题自然是天灯。我说我很佩服他们,不但改造天灯,而且改造了自己的村庄,让村子变得富有。讲到这个,他笑得迟疑了一下,突然叹了口气,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好还是坏。我现在再回十分时,已经找不到年轻时对于这个村子的感觉了。村子里那么多霓虹灯,根本就不该出现,多不协调,十分变了,人也变了。”

关于致富脱贫的欢喜悲情故事又出现了。有难同当不容易,有福同享则更难。天灯改造的成功为十分这个小山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商业化的代价就是十分变得不再十分自然,不光是村落的格局外貌,还有人心。只要和利益沾上边,一切都像被墨汁沾染扩散。再也回不到那种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为了观光而改变的村庄不再成为村庄,家也成了游人的客厅。再也找不到一件事情能像当年改造天灯一样,发动全村老少,一切都变了,而唯一留下来的就是那一条向外延伸的铁路,在公路发达之后,它能被保留下来,完全是因为观光。而这条铁路也成了串起回忆的唯一链条。

我总算知道当初第一次去十分时,我感觉少了一点的东西是什么了。那就是自然,霓虹灯现在想起时变得十分刺眼。十分高度商业化的存在,在这深山里显得太过突兀。这样变迁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不少,在为十分有点惋惜的同时,我不得不说没有这些红绿的点缀,又有谁知道这深山里有一个叫十分的小村子,村里的人以放天灯为传统呢?又有多少人会在正月十五来这里享受节日气氛呢?

之后,我们陪他一起去吃饭。我问志明大哥之后有什么打算,他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一下子变成了充满理想的有志青年。他说他想在十分开一家民宿兼博物馆,把关于天灯的一切做成展览,让跟多的人知道它的前世今生,把天灯的故事讲给大家,也记录这一段可能会成为传说的故事。

“我一定要实现这个想法,这是我这几年来一直想做的。”天灯是他逃不过的宿命,也是他的使命,他的一生都和天灯息息相关,从出生到现在,他每一天的生活都被天灯照亮,甚至是去世界各国旅游时,他都会去找当地有没有和天灯相似的东西,再把找到的内容细心记录收藏。而这一部分在博物馆里也会有所呈现。

“年内我就会开始筹备,我希望明年的天灯节前可以完成。”我听了非常期待地点头,表示十分十分的佩服。他笑了,说等民宿开业了第一个客人就要请我。我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他却笑我怎么一点小事就这么激动。

午饭结束后,我要赶回淡水上下午的课。志明大哥把我们送到电梯口,约定好之后要常去十分,常去看他和阿嬷。我笑着点头,心里默念,会的,我会经常回外婆家的。

这家人的热情和善良深深的打动了我,十分的那间小小的店铺,对我有着无限的吸引力。它已经成为了我推荐给朋友的首选。每当我把天灯的故事讲给朋友听时,他们也都会唏嘘和感动。台湾能有天灯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表,真的很幸运。不但是因为它的造型和寓意,更是因为它背后承载着台湾人的坚韧、执着、互助和友善。还有,因为这一颗天灯,点亮的许许多多故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