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工与回家

杭城群星闪耀时 作者:徐迅雷


杭州城站火车站,三岁的张杭平第一次坐上杭州开往贵阳的列车。小家伙很兴奋,站在车厢连接处,不停地朝窗外做鬼脸。

杭平的父母都是贵州毕节人,来杭打工已经五年了。因为儿子出生在杭州,所以夫妻俩为他取名杭平,希望他在杭州和父母一起平平安安。

“杭平第一次回老家,连个座位都没有,想想都心酸。”只买到了站票的妈妈声音有些哽咽。这一路,他们要站近30个小时。但在小杭平看来,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列车开动时,他不停地大声喊:“回家家咯!”

萨克斯吹出《回家》那淡淡的忧伤。一年到头,是到了回家的时候了。

2010年1月31日登上《都市快报》头版的大照片——《回家,再累也不累》,一位母亲,弯着腰,背着一个超大行李,还拎着一个小的行李,最重要的是她还怀抱着婴孩,在火车站匆忙而艰难地赶车……同事吕宏在微博上转发这张“春节回家”的照片,把博友的心弦拨动了,几百条跟帖让人一次次心颤:“再难再累也挡不住回家的路!”“辛苦的大姐,辛苦的中国人!”“希望她的宝宝知道妈妈的艰辛,以后好好待妈妈……祝福!”“背负起天下的兴亡!”“愿所有在外辛勤忙碌奔波的人都能平平安安回到温暖的家中!”……

在这期《天下周刊》中,我们重点关注春节回家的人们。看看一位名叫任双成的打工者吧:他从18岁就外出打工了,在青岛烟台奋斗了几年,今年已39岁,自打七年前漂到杭州,至今没有回过一趟甘肃西和的老家。在杭这么多年,如今已15岁的儿子都学会讲杭州话啦!任双成早已习惯出门在外的生活了,但近些年,老父亲会打电话骂他,说怎么家都不回来看一下!……回家,春节回家,需要“理由”,又不需要任何理由。这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文化心理,很传统,很持久,很宝贵。

打工的农民工兄弟们,想回老家一趟是很不容易的,车票难买、路途艰难、开销不菲。“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其实是一种梦寐。岁末,《都市快报》与养生堂共同推出了一项大型公益活动,为回家游子助一臂之力,资助40位在浙江的打工者每人500元路费,使他们顺利踏上归乡旅途。回家,意味着可以拥抱别离的妻子或丈夫;回家,可以搂抱留守的儿子或女儿;回家,可以见到年迈的父亲和母亲……从大道理上说,“心安之处是故乡”、“第二故乡也是故乡”都没错,但是,更要紧的是“亲人在一起,此地才是真家乡”。

是的,每个游子都是故乡递出去的名片。但一个春节把这些“名片”又收拢回来,聚集在一起。那一种快乐,洋溢的快乐,是其他任何时间回家都无法比拟的。春节是无法更改的文化。有一年,比尔·盖茨要来华访问,时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的“打工皇帝”唐骏,让盖茨一定要改日期,因为恰遇中国的春节。盖茨秘书说,盖茨先生的日程是一年前就安排好的,没办法更改。唐骏只有直接与盖茨通电话,说:“我知道您的日程是一年之前就安排好了,但是,盖茨先生,您知道吗?我们中国的春节是5000年前就安排好的……”在“5000年前就安排好的”春节面前,比尔·盖茨不得不改变了行程。春节,是中国人可以放下大部分工作、要回家的日子,多么显赫、多么重要的比尔·盖茨,当然也在放下之列。

回家吧,无论远近。春节回家,这是不破的真理,更是强大的现实。

(原载2010年2月7日《都市快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