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与共和国同行(5)

国家情怀——援疆“霍城模式”启示录 作者:裔兆宏


姜万富决定不走了。妻子以离婚相威胁,他也不走。“我的医疗技术,若是放在上海,根本不值一提。叶城二牧场离城里远,牧业点的病人要是得了急症,送到那里都要一两天时间,人还没到就早没命了。但有我这样的医生在,及时帮病人处理一下,就争取到了救命的时间,就能保命。”

最终,妻子带着女儿回了浙江。离婚后,“那种孤独,真难受呀”!不出诊的时候,姜万富就自己拉二胡、敲扬琴,排解忧愁。

实际上,姜万富真的很想家。他后来跟牧场诊所里的护士赵军花结了婚。赵军花出生在新疆,比他小十来岁。姜万富设法教会了她上海话。实在想家的时候,他就用上海话跟妻子聊天。

1998年,92岁的老母亲撒手人寰。可她老人家临终也没等到唯一在世的儿子回到上海。姜万富收到了姐姐们寄来的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装着一块黑纱。

此后,夜深人静的时候,姜万富经常流着泪,独自跪在地上,向东方磕头。

想家想了大半生,可2009年退休回上海时,60岁的姜万富老泪纵横,舍不得走。他走了,病人们怎么办?

多年来,他带过的有文凭、没文凭的医护人员,先后走了十几个。那年冬天,有个准备到这里来工作的大学生,一看周围的环境,连车都没下就走了。“B超没人了,接生也缺人了,盼望已久的X光机很快要来了,也没人会用!”

离开新疆时,姜万富流着泪说:“对不起了,乡亲们!我们的家训是:少不出家乡是废人,老不返家乡是罪人。以后的清明节,我要去拜祭父母啊!”

2009年8月,60岁的姜万富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浦江畔。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一家住进了两室一厅的新房子。

抛繁华而乐寂静,舍安逸而取艰难,姜万富的43年,是支边上海知青的缩影,是10万人的青春无悔。

这一次的上海青年“援疆”也是王震将军的主见。

1962年,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考察了兵团塔里木垦区后,请示国务院,提出动员上海知识青年支援兵团开发的建议,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支持和上海市委的响应。

随后,10万上海知识青年因此来到新疆,成为兵团屯垦大军的有生力量,掀起了开发塔里木的新高潮。

其实,与姜万富一样来到新疆支边的青年,远非就是上海知识青年,20世纪60年代,我国先后有湖南、四川等十几个省市的100多万青壮年告别家乡,投身新疆和兵团的社会主义建设。

支边的岁月里,知青们与新疆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融为一体,无论是开发巩固边疆、建设新疆,还是加强民族团结,都做出了贡献。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牵挂新疆这片广袤的国土。

“文化大革命”期间,兵团建制被撤销,军垦事业受到破坏,也动摇了新疆稳定的根基。王震深感痛心,一再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他主张尽快恢复兵团,并向邓小平提议。

以1979年召开的全国边防工作会议为主要标志,中央对“对口支援”新疆首次有了明确表述。

这次会议,对我国内地省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共中央第一次确定了具体对口安排——

北京支援内蒙古自治区。

河北支援贵州。

江苏支援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山东支援青海。

上海支援云南、宁夏回族自治区。

全国支援西藏自治区。

1980年9月至1981年5月,王震代表党中央,以国务院副总理身份连续4次到新疆全面考察。

他强调,新疆建设的成就“是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党、国家和各兄弟省、市、自治区大力支援的结果”。

1981年8月,邓小平考察新疆。他到牧民家中做客,留下与牧民孩子一起骑马的历史瞬间。邓小平强调:“新疆稳定是大局,不稳定一切事情都办不成。”

同年年底,中央决定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同样十分关心新疆的稳定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两次来新疆考察,他戴着小花帽与各界代表联欢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