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适与女“同志”陈衡哲 1

大师远去 作者:岳南


现在社会上知道任鸿隽和陈衡哲的人已经不多,遥想当年,这对夫妇却是风云一时的人物,而他们与胡适之间的关系也曾令人津津乐道。

任鸿隽,字叔永,原籍浙江归安(今吴兴),1886年出生于四川垫江。当年他的祖父为了躲避太平军战乱由浙入川。据说少年时代的任鸿隽勤奋好学,颇受教书老先生的赏识,总是排名第一。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因当地人排外,他只好冒充巴县籍应试,以第三名资格成为末代秀才。随后,进入重庆府中学堂师范班就读,第二年毕业后带着120元积蓄,与两位同学顺江而下,去上海求学。抵达上海后,任鸿隽进入成立不久的中国公学。这是由被迫回国的留日学生创办的一所学校,其中大多数是革命党人。任入校后立刻剪发易服以示革命,并与该校学生胡适、朱经农以及抗战时期在李庄的同济大学校长周钧时等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再后来,他东渡日本,加入孙中山造反起事的同盟会,并出任四川分会书记、会长。留日期间,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专攻应用化学,并旁听章太炎的国学讲座。选择化学专业,据他自己说是为了革命与造反。当时他看到许多革命党人为掀翻清朝政府,经常以暗杀的方式进行恐怖活动,当时全球反恐联盟还没有组建,恐怖活动还算一种比较时髦的志业。但暗杀不仅需要投枪和匕首,更需要威力巨大的炸弹,于是许多人便自己制造起来。由于制造者并不懂化学原理,不仅事倍功半,还经常祸及自身。任鸿隽就曾亲眼目睹了好友喻培伦、黄复生因制造炸弹而受伤的惨状,遂做出了专攻化学的抉择,以便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制造新型炸弹。有了新式炸弹,就可以高呼着“断头台上凄凉夜,多少同侪唤我来”的口号,继续从事刺杀、劫持、肉弹爆炸等等花样百出的恐怖活动了。由于革命形势陷入低潮,任氏的一系列宏伟构想最终宣告流产。因在日本与孙中山相识并结成反清同盟,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任鸿隽适时回国,被任命为总统府秘书处秘书,期间为孙中山起草了《告前方将士书》、《祭明孝陵》等公文。同年4月,随着南北议和结束,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任鸿隽不愿为袁氏服务,遂与同事杨杏佛等人要求赴欧美留学。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作为第一批“稽勋生”获得批准。这年初冬,任鸿隽与杨杏佛等11人在上海码头登上“蒙古号”轮船,驶向大洋彼岸,1912年12月1日到达美国纽约。随后,任鸿隽与杨杏佛同入康乃尔大学文理学院学习,后转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1914年发起成立中国科学社,任董事长,编印《科学》杂志。1918年,任鸿隽获硕士学位归国,抗战前历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教育司司长、北京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副校长、四川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化学所所长、总干事等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