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方力钧们的“李宇春模式” 1

搅局 作者:陈晓峰


“揭黑”红人朱其继2008年天价作局论后再次发难:对被标上符号性的人物、天价选手之一的方力钧及其个展连带责任人的质疑。

这个信号可以解读为一次选择性反思。批评界近些年的批评锐度一再被商业屏蔽,而演变为整个艺术界机制反应的迟钝,也让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诉求成为一场场外化的商业秀。

需要指出的是,一个按精品或经典意识规划或大制作的展览,在价值上大都是不可信的。当然,从展览的品格与对艺术家方向性的把握上看,更是有待疑问。

近些年,做大型展览已成为明星艺术家维持曝光率的常规性手段与习惯性依赖,就像很多人在上网时一定要时刻连线QQ、MSN、一定要开心偷菜、一定要豆瓣一下、一定要在网络中培养自己的“寂寞”、要做粉丝、要网购等等才能保持自己对整个世界的安全感。

批评的“恶俗”

黑色的2009年,明星们并没有寂寞下来,甚至很“抢眼”。比如,除方力钧之外,张晓刚佩斯的个展、刘小东为画廊博览会全天候“守摊”、曾梵志纽约和苏州的个展、周春芽宋庄艺术节的火车行动外带慈善活动、邱志杰个展外带在中国当代艺术院以“小丑”发言人身份出镜,还有那些附带的包飞机、明星慈善会、拍电影、开餐厅等联袂出演,都极度类似娱乐明星的个唱以及被开发的衍生品。而这一切,一方面要实现商业明星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这些活动也是防止人气下跌的最好途径。

明星就是指标,某种程度上看,它带动了一年的艺术经济活动体量,但指标背后却是疯狂的异化。这类展览更容易让人们看到浓浓的商业性质。难道只有展览才能证明艺术家的存在感?如果确认,那么就是意识形态的老问题了——当代艺术在批判意识形式的同时,却陷入了自身越来越成形而不能抛弃的意识形态。

明星一展览就变形,这个问题非常值得警惕——总有各种利益纠结的力量让明星展览无法真实地体现与告知公众一位成功艺术家创作的实际价值与要确切传递的信息,而一味夸大它的广告效应,甚至通过商业媒介的放大,实际上也侵犯了公众对公开展览的知情权。

我们的明星艺术家已经习惯用展览的方式作为对自己创作的唯一交代。但问题是用这样的展览并不能证明艺术家的艺术实际价值,只是助长了商业元素和卖点。

令人苦笑的是,批评的优势转化为自身的盲点,使之陷入只要批评家“一写艺术家,上帝就笑了”的尴尬局面。正如美国人保罗在《恶俗》里所说的,人们很容易滑入商业制造出的美丽空间或产品而啧啧赞美的陷阱。比如在一个越是精心设计的庞大展览中很可能越是体现了操盘者的最大企图,而作为最重要的消费者之一的批评家如果对其缺失质疑与警惕,那么其行为也就被列入“恶俗”之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