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声灿烂 6

耳蜗 作者:汪文勤


王永庆1917年出生在台湾新店一个穷困的山村。他的祖籍在福建安溪。至于他的哪一代先祖在什么年代漂移台湾,并无考证。安溪当地的领导曾经想找到王永庆的祖先居住过的地方,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在安溪,王姓的人家散落在大大小小、方圆数千里的山里,无法辨析其中的血缘关系。当王永庆来到安溪——这块先祖生老病死的故土时,他一直没有说出他的原籍究竟是在安溪的哪个山村,他家族的祖坟埋在安溪的哪片山坡,不知是他也不知道,还是他不愿说。

这样,整个安溪的山山水水就都成了王永庆的故里,居住在安溪远远近近村落里的百姓就都成了他先祖的邻居。

王永庆来到安溪,轻轻地来,悄悄地走。他对故土那种永远流淌在血脉之中的深情,没有通过豪言壮语表现出来,而是化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他给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们的帮助是那么及时,那么实在。

那天,王永庆在离开安溪特殊教育学校时,就对当地的领导表态,他要捐赠一所高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给家乡,他全额投资,配备最先进的设施,招聘最好的教师,让这些聋儿得到良好的教育。

王永庆有更大的一个心愿,那就是让这些聋哑学生能够听见声音,开口说话。

他在走出安溪特殊教育学校大门时对周玉娟,也对着在场的众官员说:“这些孩子听不见,以后到社会上很困难,有什么办法让他们听到呢?要想办法让这些孩子听见。”

当时,听到这句话的人,只是把它看成老人一个善良的心愿。谁也没敢奢望这个愿望能够实现。

更没有人知道,此时,北京同仁医院韩德民院长带领着人工耳蜗中心的全体医护人员,正在把王永庆的愿望变成现实。

2004年8月9日下午,同仁医院多功能厅台前的蓝色背板上,两排红色的大字格外醒目:世界因我而动听——财团法人长庚纪念医院捐赠人工耳蜗纪念仪式。孩子由家长带着来到这里,一方面汇报术后康复的效果,一方面对王永庆资助他们植入人工耳蜗表示感谢。

尽管天气炎热,但21个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来了。手术百分之百的成功,言语康复也很有效果。孩子快乐而活泼,能听也能说了,家长脸上都是笑容,心里是说不尽的感谢。许多母亲话没说几句,眼泪就流了下来,但她们现在的眼泪是快乐和感恩的眼泪。整个大厅一片欢声笑语。

两个男孩子向黄俊生、韩德民献花;家长代表向黄俊生赠送感谢锦旗;孩子们表演诗朗诵和舞蹈;最后大家一起合影。所有的手术医生、听力师、术后康复师、家长和孩子们都簇拥着黄俊生和韩德民合影。黄俊生抱着一个男孩,像一对祖孙,韩德民抱着一个孩子,像一对伯侄,那欢乐的场面像一张全家福。这个活动叫纪念仪式,纪念的是21个重度耳聋的孩子重返有声世界的难忘时刻。活动简朴、自然,充满真情,尤其是孩子们的讲话和表演,更加让人感动。

这次活动的录像让王永庆知道——同仁医院是可以信任的。他当即作出了一个决定。

黄俊生通过电话把王永庆的决定告诉韩德民:王永庆先生说,继续给中国大陆捐人工耳蜗。这次捐200套。

韩德民不太肯定自己听到的数字:“你说多少?200套?”

黄俊生肯定地说:“200套,24C型的。”

韩德民想:从5套一下子猛增到200套!200套人工耳蜗,价值3800万,真是大手笔啊!

黄俊生说:“这个数字很大,做起来是一个大的工程,要有一个系统的计划。周末我就去北京,见面细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