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道剑1:乾坤一掷》 乾坤一掷(18)

王道剑 作者:上官鼎


方冀屏息聆听,只听得那半躺在床上的朱元璋清了清喉咙道:“你等方才所奏河北、山东大旱之事,关系数百万老百姓的生命,赈灾备粮的事一天也不能耽搁,每天都要有消息来奏,岂能等我病好了才奏?允炆,你传令下去,河北、山东的地方官员人人要做好准备,不能等灾情爆发了才慌忙应对。有谁胆敢怠慢,便要他……”他愈说声音愈嘶哑,说到这里便开始咳嗽。

朱允炆忙上前为他捶背,床边太监连忙端上一碗汤药,服侍朱元璋服了一两口,让咳嗽缓下来。他清了清喉咙,吐了一口痰,接着方才没有说完的话道:“谁要胆敢怠慢,便要他脑袋落地!”

这寝宫的设计果然巧妙,方冀躲在匾额后面,距龙床有七八丈之远,但朱元璋说到“脑袋落地”四个字,声音就像发自身边。他暗道:“一说到杀人,这皇帝老儿的中气好像就恢复了一些。”

朱元璋喘了几口气,对那着蓝袍的官员道:“黄子澄,你在东宫伴读这些年,皇太孙的事就是国家的事,你不可有丝毫怠慢。”那黄子澄连忙跪下,道:“万岁爷请放心,子澄承陛下及皇太孙厚恩,便是肝脑涂地也难报万一。”

另一个着绛红色官服的中年人,面白而须黑,这时也跪下进言道:“臣齐泰蒙圣上赐名,又复拔擢为兵部左侍郎,陛下心中所系之军国大事,臣无一时一刻不放在心中,内外军情尽皆掌握,请皇上安心息养,早占勿药。”

朱元璋似乎有些累了,他挥一挥手道:“齐泰、黄子澄,你们先退下吧,朕还有话要跟皇太孙说。”

方冀居高临下,望着兵部侍郎齐泰及东宫伴读翰林黄子澄施礼退行几步,然后转身朝自己藏身这边走过来。原来这寝宫的门就在匾额之下,厚重之门一开,两人走出去,门外传来一阵压低了嗓子的“大人慢走”之声,显然门外还有一批待命的侍卫,负责看守寝宫之门。

这两位大臣都是皇太孙的近臣,待他们走出后,朱元璋忽对皇太孙道:“方孝孺原在蜀王朱椿那里为他世子之师,这人有大才,既已调他回来了,先放在翰林院里吧。”朱允炆显然很是同意,连声道:“孙儿明日就办,明日就办。”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朱允炆要进言,却似又在等皇帝先开口,一时之间,偌大的寝宫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低声道:“允炆呀,为了驱逐元蒙,建立大明,爷爷我从南打到北,几十年来杀人无数,血打出来的江山,毕竟有干天和,我已派你爹爹生前的主录僧洁庵法师去住持泉州开元寺,要用一整年的时间专心为死于战乱的亡魂超渡。允炆,你可明白爷爷的这番苦心?”

朱允炆知道这一年来,他这位杀人不眨眼的爷爷皇帝开始对自己一生杀戮过度感到不安,便想要超渡亡魂;超渡亡魂莫如开元寺,毕竟全国各开元寺在唐玄宗时建寺,其目的便是超渡战乱中的天下亡魂。但是朱元璋心中最大的不安,实来自于残杀开国功臣,因此这场法事不能在京师举行,以免流言可畏,引人猜疑,而泉州开元寺就是最佳的选择了。至于派谁去主持这场长达一年的大法事?有仁慈之名的太子朱标是最适当的人选,而朱标已逝,曾为他主持一切佛事的太子主录僧——洁庵法师就成为最好的替代人。

朱元璋的这番苦心只有朱允炆了解,他点头答道:“孙儿懂得,这场法事不能在京师做;只有洁庵能代替我爹爹。”简单两句话听在朱元璋耳中,觉得这孙儿还真能体会自己的心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