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下通达事竟成 (1)

晚清第一官商 作者:王伟


多方努力谋大业

继19世纪60年代大办近代军事工业的“自强”风潮之后,70年代民用工业企业兴起,开始转向“求富”阶段。最早的近代民用企业是加速商品流通服务的轮船招商局,工业生产领域首先开办的是矿业,即煤炭和金属的开采冶炼。这是因为军事工业的发展和轮船航运的兴起需要金属原料和煤炭燃料,煤炭需求最为迫切。

最初,这些企业所需用的煤炭都依赖国外进口,运输不便,且价格昂贵。再加上沿海的外资企业也需要大量煤炭,因此遇到煤炭缺乏时往往有奸商囤积居奇。洋务派们意识到只有用西洋办法开采煤矿,才有希望获得廉价的煤炭,避免洋煤断绝,工厂坐困,轮船寸步难行的局面。开采煤炭成了洋务工业生存的关键。

1874年,李鸿章和沈葆桢向清廷提出“开采煤铁,以济军需”,获准先在磁州、台湾试办,于是中国近代矿业诞生。李鸿章知道盛宣怀跟随父亲盛康在湖北盐法道衙署时就开始关注湖北煤铁矿事,思虑自然比较成熟,于是决定放手让盛宣怀去办这件事。1874年12月,李鸿章上奏建议在南省滨江近海等处设法开办煤铁,随即密谕盛宣怀查复中国地面产煤产铁之区。接到密谕后,盛宣怀心情异常激动,自己酝酿了将近10年的湖北煤矿开采即将付诸实践。

1875年5月3日,盛宣怀以轮船招商局的名义密函富有探矿采矿经验的同知衔候选知县张斯桂,要求他前往湖北广济、武穴、盘埔一带山脉勘测煤矿及煤洞、煤质、开采价值等相关情况,并且必须采集煤块带回上海化验。

张斯桂,字鲁生,浙江四明人,是一位掌握新的科技知识并有着诸多实践经验的人物。他曾在福建船政局任职,又在台湾鸡笼山勘察过煤铁矿,到金堡里采过硫磺。盛宣怀是通过沈葆桢认识他的,张斯桂知道盛宣怀在湖北勘测煤矿和创办煤矿的意向后,非常欣赏他的胆识和认真,表示愿意助盛宣怀一臂之力。

凭着扎实的勘察知识和实践经验,张斯桂在接到委札后,随即赶赴湖北访查。5月23日,张斯桂勘测到广济阳城山一带含煤量丰富,开采容易;距离长江最远不过七八里,运输便利;初步判断此处煤质当属松白煤之类,对于火炉和轮船都适用。6月上旬,张斯桂将详情写信告诉盛宣怀,并携带样品回上海缴验。

勘测湖北煤矿让盛宣怀再一次见识了张斯桂的能力,也进一步验证了盛宣怀选择湖北广济作为开采基地的判断。李鸿章对开采湖北煤矿充满了希望,盛宣怀赶紧连夜将张斯桂的勘测结果禀告了李鸿章。

勘测煤铁矿的行动因为关系到民间风水之说,经常受到阻挠,盛宣怀上禀李鸿章,希望能亲自去调解。李鸿章随即复函道:“广济(今湖北省武穴市)阳城山之煤,出产尚宽,煤质尚好。而彼处绅士已有以风鉴为言者,积习误人,牢不可破。”赞赏盛宣怀“拟俟诸务料理就绪即赴该镇武穴详切开导,议令利益同沾或无阻挠,仍往鄂省禀办”的见解,并于6月29日指示盛宣怀要先集股本,酌议章程,与汉黄德道兼江汉关监督李明墀会同筹办,以取得地方支持,试办稍有头绪,再行推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