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访谈:郑圣一问,金基德答 5

野生 金基德 作者:金基德 郑圣一


郑圣一 两年前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时,我们聊了很多。(那时金基德凭借《漂流欲室》获得提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你说不再想跟那种事无巨细、一丝不苟的摄影师合作,你需要的是速度。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速度的问题,你似乎特别重视拍摄时的情感连续。这样一来,问题就产生了:必须忽视电影构图。在场面调度中其实蕴含了很多意义,就像刚才所说的,各种小道具的使用都有其寓意和作用。同样,摄影机角度也不例外。可是我总觉得在电影中,你并没有对这些东西进行细化处理。

金基德 是的。就拿制景来说,有时候只能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拍摄。例如在某个咖啡厅里拍戏时,人家只让你拍某一区域,这种情况就只能按摄影规矩走了。但如果某个情景恰好与当前角色的生活空间相吻合,我一般就不太会关心摄影机的角度问题了。此外,也有一些感情上的视角需要,例如,演员说话时为了给人一种生动感,或者拍动作戏时需要提供打斗空间,考虑到这些我们都会作出相应调整,但我想尽量避免过分美化的处理。虽然林权泽导演和他常年的搭档郑一成摄影指导在这方面很用心,倾注了不少心血;(笑)虽然金时言的电影《夏雨灯》(Fly Low,1998)我个人也很喜欢,但影片画面我实在是不能苟同(洪金彪负责摄影)。整个画面就好像一张张照片的堆砌物,我个人不喜欢这种风格。虽然有时电影也需要这样的元素,但点到为止即可,多则无益。我不赞成那种把每个画面精心处理,都作品化的做法。我不会完全忽视这一点,但应该在最平和的态度下量度而为。当然我也绝对不会这么做,因为这也是一种作品化形式。对我来说,演员的细微神情和动作是首要的,其余的都可以忽略。我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摄影机的原理及其自身性能,导演可以放心地依靠它。在底片上形成图像这一过程本身已经很了不起了,再一味地去追求其他的更多,似乎是一种错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