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识“褚式传奇”(3)

大成若缺褚时健 作者:李林栋


记得他拉我在他那个站址也许还兼自家的小屋吃了一顿饭。席间,自然谈及我此行的目的,瑞麟兄听我口气,便明了我想要为“第二故乡”做点事的心愿。善解人意的他边吃边思索起来,云南有什么企业家值得向我推荐的。

饭饱之时,他忽然说:“我们这儿有个烟厂的厂长,你见不见?”

我说:“什么厂长呀?”

他说:“玉溪卷烟厂厂长,叫褚时健。正在这里开会,快散了。”

我说:“好吧。”

就这样,我放下筷子,出门,步行前往褚时健的开会地点。

一路上,瑞麟兄向我介绍此褚姓厂长的过人之处:1979年,他以51岁的“企业界高龄”入主玉溪卷烟厂,当时,整个玉溪卷烟厂的产量不足30万箱。

在褚厂长带领下,烟厂由连年亏损开始盈利。“褚厂长为了烟厂,敢干!”瑞麟兄极赞此人,在他口中,褚厂长先是大刀阔斧地对厂子进行了改革,后向国家进行了大额贷款,几乎揽下了云南全部的外汇总额2300万美元用于购买设备,“现在,这厂子里的设备几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了!”

我想,得瑞麟兄如此赞誉,并大力为我引荐的这位卷烟厂的厂长必然有其不同凡响之处。看来,我想实现职责兼顾亲情之愿有望了!内心欣喜,愈加想要早些见到这位“企业家豪杰”,脚下不免行路更快了一些。

幸好,前行未几,便在一条小路上碰见了刚散会出来的褚时健。

但褚时健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一个极普通的人,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目了然的云南汉子。这样的人,在亚热带的温暖阳光下,我曾见过很多。他们皮肤黝黑,说话直接,朴实得像地上的石头一样。

但褚时健又有不同,他一开口,话虽寻常却又深蕴热情:“走吧,跟我到厂里去看看。”这就是褚时健跟我说的第一句话。这不仅开启了我的第一次玉溪卷烟厂之行,而且让我从此见证了“褚时健是怎样炼成的”这卷当代作品的一页又一页……

因此,我不能不时常想起刘瑞麟。不过现在想来又非常奇怪,以昆明或北京为经纬,我们的生命轨迹竟然只交集过那难忘的一瞬。但人生的有些时候,一瞬就是永恒。

后来我注意到,玉溪卷烟厂发展壮大为红塔集团后,无论是瑞麟兄还是盛大勇,还有我另一个朋友——《云南日报》专跑经济口的著名记者缪晓阳,都先后投奔了褚时健,并且都被“老褚”一一安排在了相应的领导岗位上。于此一斑,可见褚时健当时的气场有多么强大,而他识人用人的能力又是多么不同凡响!

当然,后来随着他本人的“折戟沉沙铁未销”,那些追随在他左右的“红塔精英”们,包括刘瑞麟在内,也不能不“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是,就在2013年11月24日晚,我们当年的一些云南知青相聚于《中国青年报》的青年宾馆,不知是怎么聊起的,其中我的一位老友陈太愚忽然说到“刘瑞麟是我云(南)大(学)的同学”。我急问:“他现在怎么样?”太愚脆脆地答道:“好着哪!”

好人必有好报。好人本应一生平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