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言(2)

一秒之后 作者:威廉?R.福岑


我的朋友威廉·福岑在过去几年里曾和我一起合著过六本历史小说,我十分了解他。他有一个普渡大学历史专业的博士学位,并专修军事科技史,因而在这本书中,他并未写下太多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进行了更为实际的描写。事实上,这本书最开始是我和威廉在一起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几年后的产物。他觉得自己应该写一部关于潜在威胁的小说,以唤醒公众对此类事件的意识。

正如我在本文开头说的,我将这本书视为一段骇人听闻的、可能会成为现实的“未来历史”。此类书籍本身都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赫·乔·威尔斯曾在自己的书中惊人准确地预言了现在我们所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我们和苏维埃政权之间爆发战争,寻常百姓将会遭遇怎样的变故?经典冷战题材小说《唉,巴比伦》和电影《遗言》皆深刻动人地将这样的虚拟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威廉公开承认那两部经典之作确实是这本小说的范本,但我更倾向于把本书比作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现代最著名的“未来历史”小说。如果集权主义的罪恶被世人默许,并在二战后的欧洲瓦砾上繁荣昌盛,那么恐怕书中的未来历史迟早会变为现实。奥威尔用他的书唤醒了人们的意识,一种或许能将我们从苏联老大哥和思想钳制中拯救出来的意识。

我想威廉的书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在那已将扳机扣紧,决意引发一场巨大电磁脉冲爆炸的冷酷敌人面前,政府和公众部门却鲜有人公开正视使用这种新式核武器所带来的威胁。要知道,只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爆炸便能在片刻之间把我们复杂精细的高科技社会摧毁殆尽,并将所有人的生活送回到中世纪水平。仅仅在第一周,便会有数百万人死去。即使不算食物和干净的水这种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如果仅靠服用必要的药物才能维持生命的话,或许此刻正在读这本书的你也无法幸免。

威廉写到都是真实的地点。他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他的故乡和他曾经工作过的学校。我还记得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这本书的,还有当时我们说过的话。他常常因为自己研究、发现的新东西停下来,然后又继续努力把所有事情作为一篇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但他曾对我说,对他打击最大的,是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未来自己十几岁的女儿会在那噩梦般的现实之中生活的场景。我想,读者们迟早也会意识到这一点。这件事对我的震撼也很大,要知道,我有两个小孙子陪在身边。正如他想保护自己的女儿免遭书中提到的命运一样,我也想保护我的孙子们,也希望自己能将一个安全的、免受这种威胁的世界传给他们。

威胁真实存在,我们必须面对它,必须未雨绸缪,弄清楚做什么才能阻止它发生。因为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一秒之后”,我们所熟悉的家园,所珍视、热爱的一切,都将永远化为泡影。

纽特·金里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