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受香港的文化季风(2)

出版忆往 作者:陈昕


经济理论和实践都证实,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在向更高层次转变或过渡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和遇到一系列的问题。香港当然也不例外。香港经济在进入第五个阶段后,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有高通胀、高楼价、社会福利,以及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国际化、多元化与加强监管等。所不同的是,香港的经济转型或过渡发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即由英国管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过渡的后半期,不得不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已经暴露的经济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对此,在人们惊叹香港的经济成就,企望洞悉其成功奥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正在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他们对这些经济问题不同程度的困惑和担忧。而且,他们更加关心,在走向1997的征途中,香港的经济乃至全社会还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策划了这套丛书,希望提供一个园地,来发表各种严肃而认真的探讨过渡期香港经济问题的成果,为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服务。

我带着自己对香港政治、经济大势的理解和把握,怀揣着一份详尽的丛书策划报告,开始走访香港的经济学重镇——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学院、香港城市理工学院,以及刚刚创建不久的香港科技大学,我虽然因为工作关系以前曾去过香港,但毕竟与当地的学界仍有距离,仅同大陆赴欧美留学然后转港任教的学者相熟,且香港的大学遵照英国的学制,一个系所只有一位教授,位尊而气盛,加之生活中常常习用粤语,这对于我这样一位初来咋到的人而言,沟通与组稿都十分的不便。不过,我坚信,对于香港过渡期经济转型的话题不仅有学理价值,也有现实意义,于是,我一家一家去登门叩访,一位一位去讲解丛书的策划立意。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套丛书终于获得香港经济学家的认同。香港社会科学研究会主席,浸会学院经济学教授、经济系主任邓树雄博士第一个允诺参加丛书写作,他早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后负笈加拿大,主攻财政理论,对香港公共财政有很深的研究,于是承担《后过渡期香港公共财政》一册的著述,随后,香港中文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莫凯等也欣然接受我的稿约。我的一些朋友也向我伸出了支持的友谊之手。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1991年出访美国路过香港时向我介绍了他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校友、香港大学副校长王于渐教授;周八骏博士向我推荐了国际著名货币金融学家、香港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饶余庆教授,饶教授《走向未来的香港金融》一书对香港后过渡期在亚太区所扮演的角色和如何维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入的剖析,引起了香港各界的关注。这套丛书试图对香港过渡期尤其是后过渡期的经济问题,包括货币金融、财政、资本、产业结构、经济管理、通货膨胀、国际贸易、资源、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等10个方面的演变,从可能遭遇的困难、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发展的若干可能性,以及应该采取及可供选择的对策,来展开理论的探索和实证的分析。多少年后,香港大学副校长王于渐教授碰到我时还说及这套丛书对香港后过渡期的影响,并为其未能完成所承担的选题而沮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